萧如薰稳坐钓鱼台的原因不是盲目的自信和自大,这种安稳是用几百万两银子换回来的。
他的水师焕然一新,他很确信自己麾下的水师的船只性能不弱于西班牙船只,而在火炮的火力方面更要强于这些家伙。
首先别的不说,望远镜这个东西,萧如薰在朝鲜找工匠折腾出来之后,就没有大肆宣扬过,基本上只有自己手上和手下的将军有,其他地方也就麻贵手上有一只,刘綎和邓子龙手上各有一只,这三人都是纯粹的武将,没有科技头脑。BiquPai.CoM
剩下的就是自己麾下的军队装备有千里镜,之前对付海盗的时候,屡次用千里镜取得先机,现在也是一样。
而且萧如薰特意嘱咐,这千里镜是国之重器,每一个有用千里镜的将军每次出战回来都要报告千里镜的下落,绝对不允许无故弄丢,更不允许拿去交易,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所以萧如薰十分确认西班牙人手上没有望远镜,只能用肉眼观察,而他有望远镜,江大海早一步发现敌军,早一步做出布置和战斗准备,这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再有就是火炮了。
萧如薰已经在正规军和水师当中基本淘汰了佛朗机铳,尤其是在水师当中,陆军中有些比较重的大样佛朗机还在使用,但是兵工厂现在已经不生产佛朗机了。
现在萧如薰军中的主战火炮是清一色的加农炮,换而言之,也就是人们嘴里的红夷大炮,不过这样说也不甚准确。
因为红夷大炮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基本上全部的西式前膛加农炮都被中国人喊做红夷大炮,炮本身之间的差距直接被无视了。
相比较于火枪的变革迅速,火炮的变革从加农炮出现一直到十九世纪中期后装线膛炮取代前装式火炮之前,十七世纪就开始成为主流的加农炮依然是主流。
最多在长度厚度和膛线上加一些改进,在火药和炮弹方面加一些改进,火炮本身并没有迎来大的发展。
而且最重要的是,与火枪节节攀升的射程和威力不同,火炮的射程一直都没有大的发展。
十八世纪末期法国军队和普鲁士军队战斗的时候,双方动用数百门火炮和几万发炮弹血战一场,死伤却极为轻微,究其原因,是因为火炮射程太短,够不着。
当时西方最优秀的火炮的有效射程在一千五百码以下,也就是一千三百米左右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早期加农炮红夷大炮也能达到。
技术没办法更新换代,那么就只能在数量和威力上增加,研究火药,制造更多的炮,从各方面改进炮的性能,比如增加准确度之类的,实际上是修修补补,不是大的革新。
火炮这玩意儿在线膛炮成为主流以前,最大射程只是说出来忽悠一下普罗大众,谁都知道,如果最大射程是有效射程,为什么还要增加一个距离近得多的有效射程画蛇添足呢?
滑膛炮,就和枪械一样,超过一定的距离之后,炮弹飞到哪儿都不知道,所谓最大射程只是说出来当笑话讲讲,顺便用作未来的期许。
而实际上的佛朗机的有效射程能比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更远吗?史书上的夸张手法见得多了,甚至于将射程提高到十里二十里都有,按照明制,一里是559米,也就是说佛朗机铳能打五千米一万多米远?
最厉害的佛朗机的有效射程也就在一里左右,不会更高了,红夷大炮两倍之,一千米左右,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一百米,差不多就是有效射程了,而且这个射程到十九世纪中期都没有跳跃性的提升,也就上涨了一两百米,这是最远的有效射程。
这一时期的西方火炮比明朝火炮好就好在照门准星和炮兵训练上,铸炮技术不见得多高,代差也不存在,技术壁垒也不存在。
明军就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搞到了红夷大炮用来对付后金,很快就能自行生产,而且到后来后金都能自行生产了。
萧如薰到了缅甸以后没多久就和澳门的葡萄牙人确立了联系,然后从他们的卜加劳铸炮厂弄来了一铁一铜两门红夷大炮,还用挖角的手段弄来了十名有经验的华工,一个月以后就成功铸造出了第一门青铜加农炮,威力惊人。
准确的说,铜炮和铁炮的差距在于铸铁技术不过关的十六世纪,铁炮更容易炸膛,而铜炮由于有更好的延展性,所以不容易炸膛,两者威力硬要说起来,差距不大,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不炸膛的炮可要好太多太多了。
其实如果铸铁技术过关,铁能达到钢的程度,钢炮绝对比铜炮要好,后来钢炮就取代了铜炮,铜炮造价高昂,而且中国铜矿不丰,从古至今都用铜做钱币,而铜却偏偏不多,这种情况下哪能大规模生产铜炮呢?
无可奈何之下,人的极限智慧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芯铜体炮应运而生,然而究其根本,还是不能和纯铜炮相比。
大明缺铜,但是萧如薰现在可不缺铜,他找到了大铜矿,缅甸人口少
手机支付宝搜索
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
¥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