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公主饶命

我代表大唐皇帝,批准你装b(求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不对,读书人拍马屁那能叫拍马屁吗?

那叫交流学问,到了现代就有了一个更新颖有逼格的动词“学术交流。”

至于为啥是动词,张迟上一世,也算半吊子读书人。

不论校圈,各大学术圈,总有些衣冠楚楚的教授,喜欢带女学生到一些“情趣”别致的“酒店”,做一些更深入的“学术交流。”

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陆安歌至少算是在做学问,虽然也包含了他的私欲。

陆安歌此对一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拍手叫好。

而这些百姓又知道好在哪里,只管看热闹......

从众罢了。

只有些许崇仁坊出来读书人不以为意,看出此下联只能算是勉强对上。

但如果就此作罢,陆安歌就不是桀骜不驯的陆安歌了。

他又走到陈国公侯君集的跟前。

“候将军,十载九征,八七高龄,六五理想,四寒三暑,二子一亡,入秦府,征吐谷,平西域,定高昌,从春至冬安天下,何问归年。”

他掷地有声,适当变换语调。

或高昂,或低沉,适当运用停顿,使语言节奏抑扬顿挫,吃瓜群众听了特别有代入感。

侯君集一位南征北战的老将军形象,在百姓心中跃然纸上。

放佛他们也跟着候将军经历了这烽火连天的一生。

陆安歌这马屁拍的,岂止是啪啪作响。

祖坟不冒点青烟,一般人都拍不出来。

毕竟祖传手艺,一般人也学不来。

阁楼上。

一少女,身穿华丽红衣。

脸上薄施脂粉,眉梢眼角,皆是秋色。

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便如要滴出水来,似笑非笑,似嗔非嗔的远望着对联台。

此人正是李二最为骄纵的爱女——高阳长公主。

“听父皇说,陆家原是巴蜀的文臣,曾为巴蜀两朝修降书,大唐平定巴蜀,陆家还有劝降之功,父皇便封了个国公;不过这陆安歌,长相也还说的过去,也颇有才情;只可惜谄媚了些,少了些读书人的气节。”

她是帝国最受宠爱的公主,她的骄纵与高傲。

同她高贵的血统一样与生俱来!

只是一个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身份立场,思考的问题也是不同的。

侯君集,深谙为人,为官之道。

他看着眼前这位甚有才学得才子,就只是一个拉拢的对象。

关于高阳长公主,嫁给谁,他并不是很在乎。

他连忙上前去:“贤侄大才,贤侄大才啊!”

全然忘了这出戏可是李二陛下亲自搭的台。

陆安歌谦逊作揖而道:“陈国公见笑。”

台下吃瓜群众,因为陈国公的夸赞情绪高涨,崇仁坊进京赶考的考生都慢慢围了过来。

一睹长安第一才子的风采,皇城景风门被堵的更是水泄不通。

人群中一个系着面纱的十五岁的少年。

喃喃低语:“该我上场表演了。”

他走在金秋的沐浴下,身后散着熠熠生辉的光照。

苍天之上,景风门下,突然引来一记惊雷。

刹那间,皇城内外,人们似能听到旁人的呼吸吐纳声。

延英殿中李二陛下,亦打了个寒颤......

他行在世间,放佛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

他那双坚毅的眼神里,已经宣判了长安第一才子的陨落。

所有人,所有人,所有人都看着他。

他朝对联台缓缓走来,引皇城周遭,云雁惊起,远处隐隐传来车辚发出的嘶嘶嚎叫......

直到台下某个围观的群众结结巴巴的说:“雷...雷...他...他...”

“雷打在他脚下,他...他居然...安然...无恙......”

更有甚者,跪扑在地,呜呼惊道:“天神下凡,是天神下凡......”

众人皆面面相窥。

久经沙场的侯君集也是吞了一口又一口的口水。

好生片刻,长孙无忌方才发声。

“来者何人?”

“长安城郊,张迟,字静江。”

“可有官身?”

“一介布衣!”

长孙无忌望了望房玄龄,房玄龄轻轻的点头,两人并无言辞交谈,却似乎心意相通,只是片刻间就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决定。

潜台词大概是:现在局势对我们很不利,不如我们先把水搅浑——再作打算。

房玄龄用眼神示意房遗爱退下高台。

如今这对联台便只剩下张迟和陆安歌。

陆安歌之才,一时之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p/650466/5.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