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霈一下子便明白了这些审卷官们的为难——他们也晓得这道题答得很好,但是因为其中的矛头直指朝廷和今上,所以他们不敢轻易给高分,生怕会因此而惹怒了皇上和一大干重臣们。
李霈感叹道:“朕十五岁那年也曾体验过审卷,见过不少针砭时事的文章,但从没有谁能够像他这般将一个看似不大的问题分析得如此之全面透彻的,虽然他的观点不失让高层的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但反过来一想,恐怕这要算是一剂难得的良方啊。”
刘遥映听了点头,道:“既然这解题很好,望陛下能就事论事,给他个值得的分数。”
李霈点头,正欲说些什么,刘公公已进来提醒道:“陛下,就要上朝了,还请起驾吧。”
“嗯。”李霈笑着走了出去。
朝堂上,李霈安静地听大臣们例行汇报工作,然后给出相关的建议与决定后,接着他提起了这次的审卷之事,肃颜道:“朕今早看了那份考卷。”说这话时他的目光从那几分审卷官身上扫过。
那几位审卷官顿时吓得垂下头去。
“刘爱卿、郑爱卿、李爱卿,为何你们迟迟不敢给这道答题定分?”李霈目光威严地看着他们问。
刘瑜明作为主审官,听了忙出列道:“回禀陛下,臣觉得这位考生的答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就是观点太过犀利了,用词也颇多不敬,实在不敢.......”
还没待刘瑜明说完李霈就怒道:“这位考生敢于指出你们不敢指出的问题,勇于挖掘制度的不足和摘出社会的毒瘤,这样的人无疑是国家的良医,利国利民,你身为主审官,思想还这么顽固,真让朕失望啊。”
刘瑜明和另外两位审卷官赶忙跪下认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