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之年。
贞观十年五月己巳日,于长安城中,大唐皇帝李世民早朝后回到养心殿内暂作休息。
这位皇帝李世民自27岁登基后,在位已有十年,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在贞观四年时,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就只有二十九人,全国犯罪率极低。
且贞观那时的天朝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较少,天朝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端,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李世民并不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暴君,如今国泰民安,唐朝也成了当今世上最繁华鼎盛的朝代,他已经很满意现在自己对祖宗社稷做出的贡献了,并不像妄图吞并其他领国,一统天下。
37将近40知天命的年纪,在古代已是年迈的年龄了。他如今只想培养出一位出色的继承人,能延续自己打下的繁华盛世,为祖宗留下的基业能传承下去。
但是,如今这候选之人,如何在众多皇子中挑选出来,成来他目前最为头疼之事。
众所周知,历史上夺嫡之事,无一不是骨肉相残,同室操戈的。李世民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为了皇位反目成仇,但往往有竞争就有死亡。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啊。
比如,宣武门之变就永远成了这位老皇帝心里无法言说之痛。
但继承人总得有一个定夺。
免得日后生祸端,他九泉之下也难眠。
可是想到究竟选哪一个呢?
说实话,他自己也难以决断啊。
“房玄龄。”天子唤道。
这房玄龄在李世民还不是皇帝时就跟着了,宣武门之变能成功的计谋也多半出自他。现在是整个大唐,李世民最为器重的人。
“老臣在。”
房玄龄,不卑不屈上前作揖,同时低声回答道。
大唐天子李世民沉吟片刻后,问道“你觉得朕以后选哪一个皇子作为继承人比较稳当啊?”
闻言,这个稀古老人不自禁的抖了抖。显然这个问题让人难以招教。
自古一来关于皇位的话题都是讳莫如深的,更别说当着皇帝的面谈论皇储人选,那更是禁忌。即使这位皇帝是出了名的善于察言纳谏,广开言路,但,,,,,,
房玄龄老练,沉稳回答道“陛下您觉得呢?”
问题抛给皇帝。
李世民没有说话。
气氛有些凝固,这时太监脸上堆笑,上前解围道:“陛下,不如您召众皇子前来,看看他们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如何,在做决断也不迟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是个办法。开口道“传朕口谕,召众皇子前来太极殿,朕要亲自测试他们的学识,令宫中的那些大学士在旁陪同。”
“遵陛下口谕。”
次日,天尚且蒙蒙亮,
李世民膝下其余十三个儿子便奉旨集合。齐齐整整的身影排于太极殿内,但要细眼看,不难发现还少了一人。
但李世民没注意到,正要宣读今天的考试题目时。
一个在旁伺候的太监躬身在天子耳边轻声提醒道:“陛下且慢,还有一位殿下还未出席呢。”
李世民听的心里一愣,眯着眼睛细数下面的儿子人数,果然发现少了一个。
十四个皇子只有十三个到场。李世民有点愠怒,可是一时半会也说不出是那个缺席了。
他只先开口念到自己比较关注的那几个名字。
“李泰?”
“儿臣在!”李泰是到了
“李治?”
“儿臣在此。”李治也在。
李世民扫了一眼众人,摸了摸下巴。心里突然有个不妙的答案。
“李承乾?”
果然,问到李承乾,殿内却鸦雀无声,悄然一片了。
“好啊,李承乾。他的书童是死了吗?叫他滚来。”李世民就知道这子顽劣,但竟连今天殿内大试也给忘了。
天子发怒了,负责李承乾生活起居的太监吓得跪了下来。
一般皇子犯错,挨罚的是他们这些人照看不周。
“陛下,奴喊过殿下了,可是,,,可是,殿下说,,,他说。”被点到名的小太监犹犹豫豫面露难色。
负责这次考试的总管太监上前立马踢了他一脚。“殿下说什么了?你倒是说啊!”
“殿下说,殿下他说,,,”
“这种考试不来也罢!”
说完,殿内哗然一片。
但这时,
“叮,恭喜宿主完成一次让人震惊的拒绝,获得拒绝神币666!”
远处,在床上梦周公的李承乾缓缓醒来,听见耳边传来的提示音。
倦意的脸上咧出一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4878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