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炉烧的正旺,茶壶呜呜呜的叫个不停。
刘备看向冷汗涔涔,跪伏在地的韩岳二人,正色道:“朕召二位爱卿深夜进宫,不是为了让二位将军来行这君臣大礼。还是坐下,朕有要事与二位将军相商。”
韩岳二人连忙说道:“微臣不敢。”
君命难为,只好跪坐在各自的案几前。
“相必朕自登基以来,说的话,做的事,二位将军都了然于胸了吧。”
刘备语出惊人,一句话把韩岳二人吓得不轻。
连忙跪倒在地,说道,“微臣不敢,微臣罪该万死。”
刘备看了二人的举动,想到赵构之前的所做所谓,也就明白二位为何如此诚惶诚恐了。
于是刘备挥了挥手,示意二人起来,坐着说话。
“良臣,鹏举,朕深知之前所作所为,尤违明君之道。恐怕夏桀商纣之君,亦不如也。
自从迁都临安以来,丢失国家土地不计其数,朕的子民蒙受的屈辱、灾害也不计其数。这种种行为,难道是一个明君的所作所为吗?!”
“朕刚刚登基的时候,天下动荡,江山几乎倾覆。北边金人势力强大,攻占汴京。朝中大臣对金人畏惧,只知道一味求和。
金人连年向朕寻衅,残害朕的子民,还将朕父亲、兄长以及皇室宗亲全部掳走。
如果我不北伐,报了这国仇家恨,朕刘……朕赵构还能算得上是人吗!”
刘备拍案而起,惊得韩岳二人也是随之而起。
“虽然朕不想求和,但是朕还是让朝中以秦桧为首的求和党,当朝执政,为什么?”
刘备长叹一声。
“因为二位先帝突然惨遭不测,朕临危受命登基皇位。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势力支持,名望也没高到让天下子民爱戴。”
“朝廷上下,势力错综复杂。大臣们看上去都是国之栋梁,为国为民的大忠臣。”
“但是实际上呢,像秦桧之流,大把大把的人存在。”
“朕心里跟明镜似的,那些大臣们刻意逢迎,大奸似忠。无非是想捞点钱财好处,都想在这乱世中发国难财。”
“但是,利从何出来?难道不是从百姓的血汗、飘摇江山中搜刮而来吗?”
说道这里,刘备不禁落下眼泪来。
“江山倾摇,外敌环伺!还有奸佞居于朕侧,名为宋臣,实为金贼!朕恨不能生食之肉,痛饮之血!”
刘备虎目圆睁,看向韩岳二将。
“可是朕不能!环顾朝堂之上,何人可信?何人可托!江山如此,社稷如此!”
“无奈之下,朕只好示敌以弱,等到时机成熟时,将这些乱臣贼子一并拿下!这样一来,朕既得到了忠臣良将,又让金人放松警惕。
届时,遣一上将,挥师北上,一举平定北方,方才不负这番忍辱负重,也不负这大好江山!”
说道这里,刘备一时泣不成声。
“之前爱卿北伐,朕多加阻挠,实非朕之本意。”
刘备平复片刻,向岳飞与韩世忠拱凛然道:“但是为了朕的大计,让爱卿多年之功毁于一旦,罪在于朕!”
刘备起于草莽,不得不说,说服别人的口才还是有的。
简单的一席肺腑之言,解开了岳飞、韩世忠的心结。
同时也将赵构在位时,做的那些不堪入目的事情,给圆了过去。
还将韩世忠、岳飞感动的热泪盈眶。
今夜过后,韩岳二人势必誓死追随刘备,绝无二心。
“官家!”
“臣万死!”
岳飞韩世忠已是热泪盈眶。
在这之前,谁能想到,一心求和、不思北伐的官家,却有这等深谋远虑,有这等雄心壮志!
“此前诸事,皆成过往,从此不论。如今奸佞已除,还有两位忠臣在此,北伐大计终于可以实现了!”
刘备慷慨激昂的说道。
“良臣、鹏举,如果给你们大宋所有的兵权,让你二人全权处置。二位爱卿当何以报朕?”
“臣敢不竭尽肱股之力,以效犬马之劳!”
“臣必将驱除蛮夷,复我大宋山河万里!”
“好!如此一来,那金国蛮夷岂足道哉!残害我汉家百姓,践踏我汉家疆土,此罪此仇,虽远万里,朕必诛之!”
刘备向前几步,搀起二位将军:“来,那破敌良策,说来给朕听听!”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846104_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