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第八章 斗气
四人结伴,几天之后混的也倒熟了。那人自称姓贺名武,字常住。这个名字,薛黎一听就知道应该是假造的,也没说什么,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又何必多问,只是淡淡一笑,说起别的闲话来了。
“你说你姓贺,我倒是想起一个挺跟你近似的姓来了。”薛黎靠在车厢上笑着说,这个时候她们正走在山道上,秋日的太阳正好,一行人也不急着赶路,走的格外懒散起来。薛黎跟着小孩儿坐在车上,贺武牵着马走在一旁,苏靖拉着牛走在另一旁。因为他们家的牛车步速缓慢,反而连累人家骑马的也要跟着步行,所以薛黎干脆跟他们讲着闲话打发时间。
“哦,什么姓?”贺武没有回头,牵着马朗声笑着问道着,他虽然相貌平凡,但是行为举止却透着一顾潇洒之意,看的出是得过良好教育的人。
“贺兰氏。呵呵,就比你多了一个字呢,我觉得这个姓氏倒怪怪的。”薛黎笑着补充道,“不过京城那么大,叫这个名字的人应该挺多的,你应该都听习惯了吧。”
“贺兰?”他低低的重复了一句,象是在回想什么,随即摇摇头,“这个姓倒不多见。贺兰一个姓出自古氏北方鲜卑族姓氏,鲜卑族人住在贺兰山的,以山名为氏。据《泾阳图经》载,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上多有白草,遥望青白如驳。北人呼驳马为贺兰,鲜卑族等类多依山谷名为氏族之姓,称为贺兰氏。今贺兰姓者,皆因此山名。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胡人的三字姓四字姓全部要汉化,改为单字姓。比如贺兰氏要改姓贺,故今贺兰氏为稀姓。”贺武解释说道。完了玩笑似地补充了一句,“说不定我本来也姓贺兰吧,只是祖上被人强迫改了名字而已。”
“没想到这个名字还有这么多讲头,”薛黎很是佩服,“我倒是听说过几个姓贺兰的人,还以为这名字遍地都是,没有想到竟然这么稀罕。”
“你听说过姓贺兰的人?”那人象是颇有兴趣。
“贺兰敏之。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他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名人了吧,枉你还是京城人士呢。”薛黎取笑道。
“他?他也算的是姓贺兰?夫人错了,那种数典忘祖的东西,怎么还配提祖宗的名讳!他早就不姓贺兰了,满京城的人见了他,谁不呼他一声“武大人”,谁不知道他地名字叫做武敏之。”贺武说起这些话来的时候,语调平缓。只是其中地讽意,只怕在几十里地外都能听到了。
“你跟他有仇?”薛黎听他的发言,只能做此猜测,若非无事,又何必如此这般的大动肝火?
“不是。”贺武摇摇头,“只是觉得一个男人。如此轻率的抛弃掉祖宗给的姓氏,实在是让人不齿。你去长安城看看就知道了,有多少人当面巴结他,就有多少人在背后暗讽他。”
“你又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是否有些不得已的地方。毕竟那高墙之内,”薛黎说道这里断住了话题,再下去的,就不是她一个小****应该说地了。
贺武冷笑一声“你也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不是自愿的?”
薛黎一时语塞,她倒没有想到这个人这么聪明。竟拿她自己的话来堵他。一时有些气闷。其实她本来不是争强好胜的人,但一向说话都只有人附和的份儿。哪儿被人那么置疑过,加之穿过来年级又小了不少,所以有些时候也放任自己发发小脾气什么的,这会被人反驳,心里格外的不爽。
虽然不高兴,但是要挽回面子的法子多地是,也不急于在这里,薛黎微微一低头,思索片刻便有了主意,抬头一笑念道“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
贺武听了一愣,下意识的反问道“你竟然知道这个?”
“这个是什么?”薛黎故作不懂的反问道,她背的恰恰是贺兰敏之编攥的三十国春秋里的一篇,传主是南朝刘宋时地高进之,以前在参考资料上读过,当时觉得情节较为曲折,出现人物也多,留心记了几句,没想到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这个是他编攥的史书,三十国春秋,主要讲述的是东晋时列国的事,我倒是没有想到你竟然读过。”贺武点了点头,“一般向你这样的女子多喜欢词曲,倒很少看到有人喜欢读史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薛黎浅笑着背出这句话,看着他越发吃惊的神色微微有些得意的说道“所以,我想一个刚及弱冠的年轻人肯去弘文馆编史,必定是有些抱负才学的,这样地人,总不会换到哪里去,即便是改了姓氏,也是有不得已地苦衷。”
“我没想到有人还记得他做过的这些事。只不过,有才学是一回事,人品又是一回事,而现在又是一回事,人总是会便地,你不要太天真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