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他这一手玩得很是娴熟。慕容伟大概也想不到,有人胆子会这么大,直接把真实当做谣言来散布吧。一旦事百,高玉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事实上,本来慕容伟是有些怀疑的,因为他看得出来,小可足浑氏不讨厌高玉这个人。
但从怀孕时间看,小可足浑氏确实跟自己有过房事,这种事做不得假,而且那时候高玉也没机会接近小可足浑氏。
或者换句话说,慕容伟不敢想象慕容松不是自己儿子,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当真是不敢想象。慕容伟宁愿下意识的相信小可足浑皇后的清白。
在没有解除“邪术”以前,他不会去深究这些事情。目前不能人道,不能生育,这是他的致命伤,唯一能做的唯有隐忍。皇后小可足浑氏和太子慕容松,对他而言很重要,这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石。
就算小可足浑氏生的是孽种,但在慕容伟心中,慕容松不但不是自己的耻辱,反而是一道坚实的护身符。试想,万一慕容松死了,那下一个太子怎么办?已经不会有下一个太子了啊!
在濮阳城转了一圈,俘虏已经被收拢,宿卫军的士卒们忙里忙外,在慕容伟面前晃来晃去的,让这位少年皇帝颇感无聊。
“说说看,我只是交代你去办这件事,本来就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你真能做成。说说看,你是怎么做的?邺城的流言也是你的手笔么?”
慕容伟本身就是少年心性,心机虽然深沉,但城府是远远比不上高玉这样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老江湖,他也很好奇,慕容垂何等样人,为什么这么浅显的计谋,他都会入套呢?
高玉平静的拱拱手说道:“除掉慕容垂,最困难的不是他手里那些骑兵,而是在于慕容恪。陛下应该知道,慕容恪掌管燕**政大权,他一直在暗地里保护慕容垂,平衡各方势力。
要想除掉慕容垂,就必须把他们兄弟二人分开才行。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慕容垂自己故意撇开慕容恪。除了夺权,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吸引他独自带兵回邺城。
只要他独自带兵,有不轨的迹象,我们就能借题发挥了,相信到时候丞相[慕容恪]也无话可说。”
慕容恪处事公正,他也必须一碗水端平,不然燕国国内矛盾重重,难保不会在什么时候大爆发。慕容垂若是被皇帝慕容伟抓到谋反的“罪证”,那慕容恪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不然他就无法在丞相的位子上继续呆着,毕竟,慕容伟也要防着慕容恪篡位,这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实际上是很微妙也很敏感的。
慕容伟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对高玉的眼光大为惊叹。
燕国朝局复杂,各种矛盾交织,三言两语难以尽述。
就势力来说,有鲜卑贵族一系的,有汉人世家一系的,还有慕容家的皇叔,还有喜欢干政的可足浑太后,甚至还包括内迁的丁零族[依附于燕国]等等。
鲜卑与汉人的明争暗斗,皇室内部倾轧[指慕容俊一脉与慕容家族其他“皇叔”],世家与平民之间的铁幕……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尽这些是非。
能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当中,厘清并找到最关键的一环,当真是不容易,高玉是个人才。
慕容伟在心中暗暗对此人有个更高的评价。
看到慕容伟不说话,高玉还以为他不理解,继续说道:“陛下占据的是大义,既然是大义,那就不能让小人钻空子,要牢牢把握大义的旗号。
慕容垂回来密谋政变,本身就是谋反,陛下先发制人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所以这件事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怎么引诱对方先犯错。
如果慕容垂真的孤身入邺城,他又在任城击败了谢石,立了大功,将其诛杀或者下狱,则显得陛下妒贤嫉能,不能容人。
两相对比,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再说了,以慕容垂的奸诈,他是不可能让自己立于危险之地的。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们这样既掌握了慕容垂谋反的证据,又一举将其势力剪灭,何乐不为?只是可惜……”
高玉又叹了口气,似乎颇为不甘。
慕容伟知道他想说什么,摆摆手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慕容垂为了防止我翻脸,早就把他的家眷安置在军营当中,此番并未搜到,很显然他们是随慕容恪一起行动的,到时候,还是得跟我那个好皇叔谈谈。”
为了不让自己的家眷成为人质[两个儿子慕容令、慕容宝],慕容垂早就让二人跟随慕容恪行军打仗,为什么不跟着自己,那是因为害怕一家人被一锅端了。
果不其然,现在这一招起作用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