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一直下,天气很不好,当然,对谢石和他手下的北府兵来说,则是更糟糕。冰天雪地之中,士卒们在打造攻城器械,一大堆人叫苦连天,不过运动运动也好,免得闲下来被冻伤了。
谢石卷着袖子跺着脚,看着远处高大的邺城城墙,心一直在往下沉。
天时地利人和,今年冬天,比往年还要冷些。再说他是南方人,以前常年在建康,没想到黄河以北,会冷到这种程度啊。
为什么要选择冬天攻城,谢石有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因为枋头这里水网交错,大河没有,小河一大堆,到了冬天都会结冰的。
一旦结冰,邺城的护城河就没用了,攻城的消耗不知道会低多少,他这么想有问题么?
只是他没有想到,鲜卑人在城墙上倒水,使得墙面变得滑溜溜的,反而增加了登城的难度,这也是够狠的。
反正天气就是这样,谁也不能操纵,剩下的,适者生存,各凭本事吧。
“何无忌,今日荥阳的粮草运来了么?黄河应该没有全部被冻住吧?”
荥阳走水路,从黄河渡口运粮到枋头,再由枋头运到前线,这是一条可逆的,成熟的运粮路线。秦汉时期这里就是大粮仓,以供征战之用。
“大帅,粮草已经送到,粮道十分安全,并没有发现鲜卑慕容骑兵的踪影。”
何无忌知道这只是说说而已,不过目前侦查的范围看,鲜卑慕容确实没有兵马能够威胁粮道,当然,冬日小河结冰,两淮及荥阳地区的小河都被废掉,失去阻拦骑兵的作用。
“你的本部人马不要参与攻城,要养精蓄锐,多放些探马出去。”
何无忌点点头,似乎谢石并不像外人看上去的那么莽撞。
他是知道些内情的。
很多人说谢家不该出兵,那好,你不出兵,桓温在朝堂上就要搞你。如果赵川重生后成为了谢玄或者谢家子弟,此刻也只能赞成讨伐燕国。
说不该出兵的人,都是些鼠目寸光,只盯着战场的短视之辈。
历史上桓温第三次北伐惨败,按道理,他应该是失势,然后桓家被清算,彻底倒台。可结果是这样么?
恰恰相反,桓温退到寿春后,开始动用力量,借口作战不力,清洗建康中枢,大大收拢了兵权,把所有失败的责任,都推给了负责佯攻的袁真等人身上,顺便将袁真逼反。
自此,王谢等世家失去与桓温掰手腕的资格,任其宰割。走运的是桓温不久就病逝,篡位没有得逞,他若是能再多活一年,也许东晋会提前灭亡。
谢家该不该冒头,这就是历史给出的答案,你躲起来也是没用的。
所以赵川没有跟谢道韫说谢家不该讨伐燕国之类的话,更不觉得谢家“卖女儿”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一切为了生存而已。
就像是当年长平之战出战的赵括一样,就算廉颇替代他,也打不过白起,不出战也不行,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赵国已经没有粮食了,如何供养四十万大军?
“大帅,若是邺城久攻不下,可退往彭城固守,待明年春耕后再北伐……”何无忌小心翼翼的说道,周围没别人,他相信谢石心里还是有哔数的。
果然,谢石没有像之前那样大发雷霆,而是叹了口气说道:“在其位,谋其事。你按照我的吩咐把事情做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我自有打算。包括战事不利退往彭城的事情。”
何无忌下去了,谢石继续看着邺城的城墙,风雪中如同雕塑一般,动也不动。
洛阳城里,赵川府邸正在张灯结彩,喜事连连。
长安君和梁影在同一天临盆,长安君生了个儿子,梁影生了个女儿,前后相隔差不多只有半个时辰,可把府邸里上上下下都忙得够呛。
这两年家里添丁进口不少,先是郗道茂生大女,然后又是谢道韫生了一对龙凤胎,接着又是长安君和梁影,现在连王孟姜的肚子也渐渐鼓起来了。
至于其他人,敛秋和淑文刚刚查出来有身孕,而萧家妹子萧文寿因为年纪小,一直在回避所以没有怀上,府邸里的下人都在说,洛阳是一块福地,跟赵川的相性特别合,乃是一块多子多孙的本命之地。
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赵川带着谢道韫,来到王孟姜所在养胎的小院子里,这位不顾流言跟着赵川“私奔”的世家闺秀,正拿着一本数学书津津有味的看着,丝毫不在意她自己已经五六个月大的肚子。
“夫君,你说的那个什么热力学三大理论,具体怎么讲?”
王孟姜放下书,看到赵川和谢道韫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