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起,驱散了夜晚的寒气,不过初春的季节还是让人不敢大意,自古就有“包三冻九”之说,特别是北方大地,一年之中还是冷的时间比较多。
今年洛阳城明显比周成主政的时候要热闹了许多,城门一般会开一上午,赶集的人络绎不绝,一些新鲜的小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也吸引了各地的世家子弟和家仆前来。
吃穿不愁的世家子弟到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这里有书卖!
这里有书,而且很“便宜”,当然,还是会“限购”,若不是洛阳本地“户口”的人,需要交纳一大笔钱,或者粮食,或者布匹才能买到。
赵川治下不收金银,不收所谓的“奇珍异宝”,因为不方便估价。但收铜,也收粮食,还收布匹,甚至收某些失传的“技术”,无论是铁匠活还是木匠活都行。
你还可以用洛阳书院没有的手抄本书籍,换取十本不同的新书。
即便是这样,到洛阳宫,哦,现在叫“洛阳书院”求书的人也是如飞蛾扑火一般。
书的质量奇好,简直前无古人,至于后面有没有来者那就不太清楚了。来买书的世家子弟有抱怨赵川心黑的,但没有一个说书籍质量不好的。
纸白,字迹清晰,每个都差不多大小,简直是鬼斧神工。
世家培养人才,需要大量的书籍,以前只能靠借阅和抄写。要不怎么说古人很多有“过目不忘”的技能呢,这不都是被逼出来的吗?
“书非借不能读也”,其实也是这个时代的写照,边读边背,长期进行记忆训练,久而久之就能过目不忘了。
“今日的限购书籍出来了,《论语通译》一百本,《算经》五十本,《格物学》五十本,想买其他书籍的人,请提供清单以及类别。
要购书的请到右边排队,每人限购一本,需要提供户籍证明。”
书院大门打开,打着哈欠的何承天叫喊了几声,门口的人群就乖乖的按秩序排队了。
想闹事?可以啊,书院立刻就关闭,你就等着被其他排队的人打死吧。
“这洛阳书院,有点意思啊,是道韫姐的意思么?很像是她的风格啊。”
排队的人群当中,一个穿着灰色儒衫,头上戴着四方巾的年轻文士自言自语的说道。他看上去风尘仆仆,不过难掩那一身的儒雅俊逸。
卖书的速度很快,转眼就到了这位文士,何承天头也不抬的问道:“书籍名称,哪里人士,非洛阳本地人士需要担保,你的担保人呢?”
“在下想买《算经》和《格物学》,担保人么,正是城主夫人谢道韫。”
那位文士不紧不慢的说道。
哈?
何承天吓了一跳,抬头看这位文士,发现对方的脸似乎很有些熟悉,自己以前肯定见过。
“承天,我是谢韶啊,你到底是在想什么,我都认不出来了么?”
哦!对对对,尼玛这厮正是谢韶啊!以前自己跟着舅舅徐广,见过好多次了。
“啊,是谢韶大哥啊,你到这来有什么事情吗?”何承天不好意思的问道。
“当然是来买书了,不然呢?现在连建康城的小儿都知道洛阳有书,取之不竭。看样子你们这生意很好啊。”
谢韶似笑非笑的说道。
“一般般,一般般啦,对了,你要找大夫人吗?等我一下,卖完这批书我带你去,然后我要去学堂里教书了。”
何承天颇为自豪的说道。
你一小屁孩居然还能教书,谢韶实在是不忍心打击何承天的积极性,他只是淡淡拱手道:“那就有劳了。”
生意的火爆是谢韶想不到的,很快书就卖光了,何承天让书院的门卫关上大门,自己则是带着谢韶来到了洛阳城西的崇文馆。
但是今天崇文馆闭馆了,据说是谢道韫拉着一批古板迂腐,又老是在那里哔哔什么“天人感应”的家伙去了以太馆,说是让这些人“见见世面”。
在何承天感觉无奈的时候,谢韶却敏锐的注意到,今天似乎会有一场好戏看。
什么样的好戏?何承天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但一定很精彩就是了。
谢韶脑子里浮现出当初谢道韫在家族里辩论时那犀利的言辞,不过现在她有孕在身,不知道火力是不是已经减退,还真是让人期待呢。
“走,我们去那个什么以太馆吧,可别错过大夫人的辩论呢,当年大夫人很厉害的,多少建康名士都说不过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