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逐流

第四十一章 乱世经典墙头草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王钦卢,陇西豪族出身,曾随姚弋仲仕后赵,为左将军。曾经是姚襄老爹的重臣,现在也是在辅佐姚襄。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现在是汜水关的守将,率领两千本部人马镇守汜水关。

    石越单刀赴会,王钦卢与之一番恳谈之后,就决定投降了,甚至没有上演刀斧手伺候和大笑三声的经典曲目。

    整个过程平静的让人不敢相信。

    陇西自古出豪族,这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很有关系,靠近蒙古草原,又连接关中,依靠河/北,随时面对着异族的进攻,又经常与之联系甚至交易,在当地形成了豪强林立的局面。

    很多人或许觉得他们地处偏远,无足轻重,但两晋南北朝以后,陇西豪族地位逐渐重要了起来,并且借着北魏设立六镇防御草原民族的机会,趁机渗透六镇。

    最后形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陇集团!!

    这个集团牛逼到什么程度呢?中国历史上的西魏,北周,隋,唐,统治者阶层精英多半都是出自关陇集团。

    这里的人,崇尚儒学,厌恶江左流行的玄学,出将入相,文武并举,其子弟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长大,活下来的,无一不是出类拔萃之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曾言及关陇集团:“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他并多次引用《庾子山集》,从中佐证关陇士人与鲜卑胡姓的关系。《庾子山集》是南梁时期庚信的诗集,其间辞赋代表作《哀江南赋》,反映了梁朝兴亡的历史,也追叙了个人的家世。

    其中很多内容,都与北魏鲜卑有关。

    魏晋时期的陇西豪族,就是关陇集团的根和土壤,一脉相承,换了个壳子罢了。

    所谓胡化汉化,那些人并不看重,他们在乎的是实用!

    胡人好用的东西,就拿来用,事实上后来的关陇集团,虽然开始以鲜卑人为主,后来也大部分变成了汉人世家。

    原因无他,胡人那一套图样图森破,不好用自然摒弃了呗,血统什么的,在中国从来不是判断的标准。

    所以王钦卢的身份,就决定了他是一个乱世墙头草!

    胡人汉人什么的,他血液里面根本就不在乎,这和有政治洁癖的朱序截然不同。

    石越告诉王钦卢,桓温十万大军就在许都,离这里两天路程,就算你看不惯此人,难道还要陪着姚襄去死?选主公也要选个牛逼的吧,你这么喜欢姚襄,不如把老婆送给姚襄暖床?

    中年油腻男王钦卢有点动心了,傻子也看得见,姚襄这厮真不行了,兄弟都死了两个,莫非真要一条道走到黑?

    自己可以不管不顾,那手下人呢?家族呢?

    石越和王钦卢本来就是认识的,两人都熟悉对方的性格和才能。

    他继续蛊惑道:“桓温好不容易有力量北伐,他很需要杀人立威,姚襄就是第一个被杀的,姚襄手下的人,只怕也落不到好,你总是要投降的。

    与其最后不得已投降桓温,何不美滋滋的跟我做同僚,投效我的主公赵川?

    桓温多你如同多一只蚂蚁,说不定还看着碍眼,顺手卡擦了。

    但我主公多了你和你手下的陇西子弟,如虎添翼,必然会重用。怎么选不是明摆着吗?

    你今天不决定,明日谢玄的军队就会到汜水关,就是想投降估计也来不及了。”

    石越自信,就算王钦卢是个贞洁烈妇,此刻多半也应该动心了,更何况对方本身就毫无节操可言。

    豪族有个特点,那便是本部人马,多半都是乡亲父老,甚至将领也多半是家族子弟,所以姚襄才会让王钦卢来守汜水关,未尝没有借刀杀人之意。

    不然他为何不让他弟弟姚苌带着手下最精锐的人马来驻守?摆明了知道汜水关守不住而已。

    姚襄的队伍就是这样,成分复杂,有石越这样的流民队伍,也有王钦卢这样的豪族武装,所以他只是看上去强大,一遇到生猛的敌人,内部受压就让平日里貌合神离的部下生出异心了。

    对于这一点,王钦卢是洞若观火,他是中年油腻男,但心可没油腻,亮敞着呢。

    郎情妾意,干柴烈火,王钦卢毫无心理压力的从了,打开汜水关的大门,派人去赵川大营通知人来接收关隘。

    此处不留姐,姐去别家住。王钦卢出卖节操的同时,也松了口气,总算不会跟着姚襄一起完蛋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u.com/xiaoshuo/96/96033/3510133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