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三千黑骑

第11章 土地改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王修趁着送刘宜的功夫跟了出来,偷偷拉着刘宜说:“都督,不该接下朱虚县的!”

刘宜惊奇道:“有什么不妥吗?”

王修说道:“朱虚县是个烂摊子,在北海国内,闹蚁贼闹得最凶的就是朱虚县,从七年前就不消停,反反复复多次,直至去年张饶起事,境内大多数人都跟着造反,而现在的朱虚,几乎是十室九空。

都督去任朱虚令,不但政绩全无,怕是年终稽考一个下等是跑不了的。”

看出来,王修是很为刘宜着想,觉得他年少,官场经验少,被这帮积年老吏给忽悠了,接手这个谁也不愿意接手的糜烂地,着实吃了个暗亏。

要不说孔融给地盘给的这么痛快呢,原来还有这等隐情,原来孔融这个老家伙也不老实啊,真是白救了他两次了!

还是王修赤城,实言相告,这等人才才值得收入麾下呢。

刘宜对王修拱手谢过:“多谢王主簿提醒!”

其实他从王修话里,倒也听出了另外的含义,朱虚没多少人了,几乎是白地一块,这不正利于自己实施新政吗?要是一堆三老四少的天天指手画脚,自己计划的新政还怎么实施?

另外,张饶带来的这些百姓中有很多朱虚人,让他们建设自己家乡岂不是更加上心卖力?

说此地人心不稳,动辄造反,那是没让百姓吃饱,百姓吃饱了没事干才不会造反呢,只有饿肚子的人才会为了粮食造反。

至于官员考评?谁稀罕啊,以后刘宜是考评别人的人,还在乎个朝廷的考评......

孔融府内室,王子法谏言道:明公,不该把朱虚令给刘宜这狡诈小儿,我看此子日后必成祸患!

刘孔慈道:“明公,你这是养虎为患,刚去个张饶又来个刘宜,那十几万蚁贼恐怕要灭而复生的。”

左成祖却说:“明公,我看这刘宜倒是慈悲心肠,想那十几万蚁贼裹挟过的百姓要来何用?用来造反?那张饶尚且屡战屡败,刘宜要他何益?

应该就是单纯的想救下这些百姓罢了,至于接了朱虚令,恐怕也是受到这十几万百姓的羁绊罢了。”

刘义逊道:“成祖所言极是,但明公也不得不防!”

孔融道:“诸公所言个个在理,不过,这十数万百姓却不能不管,暂且让刘宜安置也好,静观其变吧!”

刘孔慈道:“我有一策,可保周全!”

孔融道:“哦?速速讲来!”

“可派子法去朱虚任县丞,一来督促,二来监视,量那刘宜小儿不敢造次。”

“好!此计甚妙!”

张饶这只黄巾军就是三国中曹操青州军的前身,青州兵曾经战胜过关羽张飞率领的丹阳精兵,也在危难关头舍弃曹操自行退败,也曾有过战时劫掠的不齿记录,而其最有名的还不是征战,而是屯田,关于这点,孔融“上马为贼下马为民”的论断,倒是看的很清楚。

刘宜并不想把他们全盘拿过来用来征战,而是让他们力主屯田,对其中部分精锐进行整编、改造,成为以后新式军队的一部分。

这帮人有劣根,关键时候还掉链子,全指望他们,恐怕成不了事。

当下,朱虚已经收入囊中,有了这十几万军民,可以安心的开发朱虚,先从经济上打好基础,徐图缓进,慢慢扩充地盘,在这乱世开创一个新的世界。

朱虚是北海国属县,在北海国的西南边,处于山东丘陵地带,青州境内的多条河流发源或流经此地,山多,树多,河流多,只有耕地少,正所谓三山二水一分田,地理条件极其恶劣,显然不是个成就霸业的地方。

但有坏处就有好处,这样的地方别人不惦记,可以偷摸发展。

到朱虚的几天里,刘宜做了几件事。

其一是统计人口,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目前偌大的朱虚县,原生人口不足三万,换到二十一世纪,都不如几个小区人口多。

其二是丈量土地,把现有的土地重新丈量一遍,厘清归属、登记造册,以别于日后拓荒出来的土地。

抢在冬耕之前完成了上述两项措施,北海及周边各县支援的粮食、种子、农具、耕牛也在邴原和王修的合作下慢慢聚拢。

刘宜将十数万百姓打散,在巨洋水两岸依次建立100多个村落,化流民为村民,每10村设一里,里长由县里委派,村长由村民自行选举。

村民们自己互助搭设民居,围绕村子开垦农田。

之后,刘宜颁布朱虚县第一条新政,土地条例。

条例规定,所有朱虚县境内的民众都有义务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荒地,一半归私有,一半归公有,公田收成的6成归县里,私田收成1成归县里,其余的归种植户。

私田收成如果超过公田2成,将没收私田。

土地不得私下买卖。

之后又发布第二条新政,民兵条例。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771507_1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