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笑着道:“你既然迷茫,就听咱家一句话。普天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就算躲回安新,想要守护那么多百姓,也需要担起这个王臣的身份。你可明白。”
这句话倒是鞭辟入里,李毅微微一愣,低头沉思。
曹化淳继续道:“你既然在安新也要尽到人臣的本分,何不出山做一个合格的人臣。如此一来,只要你能够站稳脚跟,安新百姓就能够无祸患,避灾情,如若不然,你留在安新,祸患只会不断的找上门去,这一点你可明白。”
李毅听了正色道:“公公的话,晚辈明白了。安新安宁与否现在都系于晚辈一身,所以晚辈身处高位则安新自安,不然就会有数不尽的祸患找上门来。”
曹化淳闻言脸上露出笑容,道:“你明白就好。”
这时候一道声音传来,“你若是早点明白,也省的朕生这么久的气。”
李毅转头望去,只见崇祯皇帝身穿紫色常服,一步步从楼阁上走下来。
“臣李毅拜见圣上。”李毅连忙跪下见礼。
崇祯皇帝慢慢走下来,笑着道:“当初朕的话你不听,现在曹公几句话倒是将你说通,这倒是朕没有预料到的。”
李毅连忙叩首道:“臣不知皇上深意,冒犯皇上,请皇上治罪。”
曹化淳走过来,道:“皇上倒是折煞老奴了。皇上位于九五,自然不知人臣所想。老奴虽然是个奴婢,但也算半个臣子,自然能够看得明白。”
崇祯皇帝走下来,看着外面的雪景,道:“李毅,你真的想通了吗?”
李毅连忙道:“臣想明白了。臣之前所忧虑的,无非是臣入朝为官,安新无人照应。如今听了曹公的一席话,臣已经明白,只要臣尽心尽力为皇上办事,就无人能够染指安新。”
崇祯皇帝点点头,道:“你明白就好。孙先生和袁崇焕推荐你,朕就明白你不是执迷不悟之人。当初你拒绝朕,是不是也有考验朕的意思?”
李毅身子一颤,连忙道:“臣死罪。”
见李毅承认了,崇祯脸上的笑容更加热情,开口道:“起来吧。当初朕礼贤下士,今天朕也是同样。”
李毅站起身,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
崇祯皇帝见了叹了一口气,道:“你我岁数相差不大,都是锐气正盛。朕在朝堂之上见到你,知道你乃是孙公弟子,擒获塔拜的功臣之时,十分高兴。因为朕终于在朝堂上见到一个和朕年龄一样,飒爽英姿的英雄少年。当时朕就想着,今后你若能如汉武帝之霍去病,为朕扫荡奸臣,平复鞑虏之患那该多好。”
曹化淳笑着道:“恭喜皇上,如愿所长,收获了我大明朝的骠骑大将军。”
崇祯皇帝欣慰的点点头,道:“朕能够得此人才,大明必定在朕的手里实现中兴。子正,你可愿与朕一道,见证这中兴的历程。”
李毅道:“臣愿意辅佐皇上,开创大明中兴。”
“好好好……”崇祯皇帝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兴奋的潮红。
过了一会,崇祯皇帝冷静下来,道:“子正,你在保定府的作为朕已经清楚,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能开创一番功业,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如今你又见证了边关战事,你来说说,我大明如何能够实现中兴?”
李毅沉思片刻,道:“在臣看来,大明想要实现中兴,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崇祯皇帝连忙问道:“哪三个方面?”
李毅道:“其一为军事,其二为经济,其三为国朝。此三者,息息相关,却各有侧重,若三者兴旺,则国自然兴旺。”
崇祯皇帝神情严肃起来,让李毅坐了下来,问道:“你细细说来。”
李毅道:“臣这番去往关外,见到大明边军,实在忧虑。虽然辽东经过我老师孙承宗和袁督师的经营,但依然积弊难返,犹如万丈深渊,若是一直这样下去,恐怕不等东虏攻打,则关外自乱,不仅会使得鞑虏嚣张,还将祸乱关内。”
楼阁内安静下来,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的盯着李毅,道:“忠臣直言之话,深得朕心。子正你想到什么,尽管说来。为何积弊难返?又怎么如同万丈深渊,让人粉身碎骨?”
见崇祯皇帝并没有生气,李毅道:“臣虽然去往辽东只是十数日,但是接连经历大战,巡查戍堡,对于辽东所见实在忧虑。今日奏禀皇上,无论皇上如何惩治,臣只求问心无愧。”
崇祯点点头,他平日里多是通过奏折和谍报了解辽东局势,如今能有人敢于冒着惹怒天颜的危险谈论辽东局势,他其实十分欣赏。
李毅道:“部堂大人担任蓟辽总督,总监边关军务,抵御东虏,责任重大。虽然部堂大人一直推行老师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但是如今看来,成效并不大。”
“为何不大?如今辽土有兵十万,还能守不住宁锦防线?”一旁的曹化淳问道。
李毅道:“守是足以,但是以老师设想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17/17439/6429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