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慢
2
3
4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漆黑
草绿
茶色
米色
12px
14px
16px
18px
20px
24px
30px
黑色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栗色
雾白
暗紫
玫褐
宋体
黑体
楷体
启体
雅黑
清晨,微凉。
今天下午,杨玄打算去涿县赴任。
此时,他洗漱一番,来到父亲杨彪的府邸。
进入府邸,便见爷爷杨赐正在院中锻炼。
看到杨玄,杨赐咳嗽一声,笑道:“覆之,今天便去涿县赴任吗?”
杨玄闻言,上前行礼,道:“正是,孙儿下午便去。”
“我弘农杨氏,世受皇恩,你到涿县,一定要勤政爱民。”杨赐点头,抚须笑道:“你父亲去早朝了,来,你陪老夫用饭。”
一把拉住杨玄之手,跟他来到客厅。
早有丫鬟将饭菜端上来,杨赐与杨玄用了饭,便坐在客厅,消食。
“覆之,你对如今的朝局,有何看法?”杨赐淡淡一笑,轻抿口茶,向杨玄问道。
闻言,杨玄想到那历史上即将发生的黄巾之乱,便道:“爷爷,当今天下,陛下宠信十常侍,而十常侍混乱朝纲,假如继续下去,恐怕大汉必有大乱。”
杨赐神色一惊,问道:“这是何人给你说的?”
杨玄不以为然,淡淡地道:“如今之局面,还用别人告知?”
杨赐腾地一声,站起身来,他走到客厅外,看到无人,这才缓了口气。
他向杨玄道:“你随老夫过来。”
“是。”
跟随杨赐,来到他的房间,接着,便见杨赐打开密室,二人进入。
一灯如豆,昏黄的灯光照在杨赐那饱经风霜的脸上。
杨玄坐在一旁,静等杨赐说话。
良久,便见杨赐叹道:“覆之,此事,我忠汉派大臣,已然看出。”
“忠汉派?”
杨赐记得,汉末三国,那满朝文武,各大势力,分为忠汉、外戚与宦官。
忠汉派,以杨赐、司徒王允、侍中蔡邕为代表。
外戚派,以大将军何进,汝南袁氏为首。
宦官派,则是以张让等十常侍为首。
三大派系,彼此勾心斗角,才让大汉爆发黄巾之乱,最终,使得大汉灭亡,三国鼎立。
杨赐向杨玄解释了三大派系,以及主要人物。
随后,便道:“覆之,你此去涿县,乃是那幽州刺史刘虞的管辖之地,如今,老夫便写一封书信,你若到了涿县,可以让那刘虞关照你。另外,那刘虞之女,便是你的未婚妻。”
此言一出,杨玄讶然,没想到,杨赐给他说了门亲事?
不过,他随即联想到这是一场政治联姻。
想必,幽州刺史刘虞,亦是忠汉派大臣。
不然,外戚派与忠汉派,势同水火,绝不可能联姻。
看到杨玄不答,明白他性格的杨赐,便道:“覆之,这并非政治联姻,而是门当户对。”
杨玄略一沉吟,那幽州刘虞之女,名为刘真儿,据说美艳名闻幽州。
如今,前往涿县,倒是可以一见。
白送的未婚妻,杨玄岂会推辞?当然是欣然同意了。
当即,站起身来,便道:“孙儿明白。”
杨赐满意的点头道:“在弘农杨氏,老夫最看重的便是你。”
为了不耽误杨玄的行程,杨赐便将杨玄送出密室。
当即,离开密室,回到府邸的时候,杨玄撞见了回来的杨彪。
杨彪与杨玄没说话,而是点了点头,任由杨玄离开。
他与杨玄的关系,本就不好。
回到府邸,杨彪见到父亲,行礼道:“孩儿拜见父亲。”
杨赐却向门外看去,欣慰的道:“文先,覆之长大了。”
杨彪闻言一怔,问道:“父亲。”
杨赐抬手道:“他,便能看出大汉即将大乱,覆之的未来,必然在你我之上。”
杨彪闻言,转身看向杨玄离开的背影,虎目中,闪过一抹慈爱。
回到房中,政哥也起来了,二人心照不宣的收拾行囊,随即,便带领几个护卫,离开洛阳,一路往涿县而去。
此时,皇宫,书房内,汉帝刘宏正在批阅奏章。
一名黑影无声无息的跃入房中,禀道:“陛下,杨赐之孙杨玄,已经离开洛阳,往涿县赴任。”
刘宏停笔,向那黑影看去,问道:“带了多少兵马?”
“仅有几名护卫而已,还有那自称秦始皇的男人,不知为何,与杨玄一道而去。”
“秦始皇?”
刘宏神色一愣,站起身来,随即笑道:“原来如此。你们继续刺探,另外,观察洛阳城内,那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的动静。”
“诺!”
黑影答应一声,无声无息的离开书房。
却见一名锦衣老者,从屏风后出来,不解的问道:“陛下,为何派暗卫去侦查汝南袁氏、弘农杨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24957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