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本是蝉鸣声鼎沸的日子,今夜却显得寂静无声。
“这天下,只有一人能随意定夺他人的生死。”
赵高回到了位置上,将先前的水端起来饮尽。
“你我只不过是天下大势中,一个不起眼的棋子而已。”
天下一统,始皇帝威压当代。
人心之间虽然暗流涌动,可谁也没资格在这个时代忤逆始皇帝。
他亲近的,他喜欢的,他所追求的,自然也是无数人想要去助力实现的。
若有人反其道行之,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大秦的社稷,始皇帝也能抱有极大的耐心。
赵高摩挲着手里的金樽,抬眼看向李斯。
“赵高只怕,那小子在圣上心里的地位,超乎了我们两个的想象!”
李斯沉吟片刻,“圣上才与他相处多久,有三日?”
“赵府令莫非对事情看的太悲观了。”
历史上的秦始皇,往往被冠上暴君的名头。
一个创建了封建时代的残酷统治者。
传他对百姓不好,阿旁宫,骊山墓,修长城。
一个混乱的时代才结束,他就大兴各大工程,没有给百姓修生养息的机会。
其实换到李斯的角度,秦始皇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想法。
昔日战国七雄争霸的年代,便是韩这实力微弱的国,韩卒就能以二三十万计。
四争之地,若不强兵,早就被他国吞并。
韩的百姓不仅要缴税给韩王,还得养活这些韩卒,没见韩的子民哀声怨道啊!
其余他国更不必说,经年累月的征伐。
常常因为一个国君的喜怒而攻伐他国。
一年到头能不打战的日子几乎没有。
就这样的情况下,这六国依旧维系着他们的统治,没有因为内部矛盾而覆亡。
这说明天下的百姓,忍耐力是极强的。
圣上一统了天下。
曾经以六国国君名义征召的士卒,这就放他们回去从事生产吗?
圣上不杀俘虏,撤了武安君白起制定的战场枭首的军功制了。
大秦好不容易胜了,将六国士卒再放回去,怕是天下不出些时日。
六国就会死灰复燃。
所以圣上让降卒们去修长城,去建骊山墓。
并且规定了相应的秦律,农忙时允许他们回去。
他们参与的徭役,还有工资可以拿。
放到如今就是搞基建。
百姓就这还怨声载道,直言始皇帝暴虐。
能引导这种话的,明显是想拉旧部伺机复国的六国余孽。
这人都被拉去搞基建,不打战了,他们没机会的,自然要使劲的黑这几项基建策略。
若是为了大秦的稳定,李斯是建议全杀了。
以肃清这一切不安稳的势力。
可圣上不想。
一是他要做大秦之主,即便只是为了名声,都不愿造下太多杀孽。
二是有人才有盛世,哪怕多几次针对他的暗杀,他也无所谓。
时日一久,等太平日子过久了,自然厌倦战乱。
试想这样一位君主。
李斯是想不到他能有多绝情的。
对待黎民百姓尚且如此,岂能随意就动摇他的位置。
至于赵高,虽然跟在圣上身边久了,学了太多的帝王之术和法家律令,可就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人。
李斯当然不会因为他的三言两语就生出歪心思。
“连丞相都能在信中说出,被妖人蛊惑这一词,赵高难道意识不到严重性吗?”
“赵高可以断言,圣上和那妖人一同回来之日,便是我两命丧之时!”
李斯一拂衣袖,“赵高,你疯了?竟把圣上想成这般人?”
赵高面容扭曲。
李斯这个人,小心眼就算了,成天提防别人算计他,所以暗地里死命的去算计他人。
借着他掌控的罗网,做了多少阴损勾当了。
本以为丞相有把柄在他手中,赵高说话,这李丞相多少有点忌惮。
结果没想到是如此的不识抬举。
赵高有拥立胡亥的心思,只有他知道。
“公子扶苏,丞相以为如何?”
李斯倒退两步,“赵高,你胆大包天了!”
李斯手指着他,内心里,那个想法早已被他磨灭了。
他不敢!
手已经扶到了腰间的剑上。
可赵高明显已经陷入疯狂,步步紧逼着李斯。
“公子扶苏,毫无主见,听信一堆酸儒的谗言,对恪守法家的我等百般不待见!”
“丞相想过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26455_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