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自家小夫郎有了朋友就忽视他有些不满, 但秦昭并没有阻拦景黎与岳青梓来往。
景黎在府城一直没什么能交心朋友,他能与岳青梓结识,不失为一件好事。
至于知府那边,关心则乱, 得到秦昭的回信后还是没完全放下心来。
可毕竟是他亲口说希望岳青梓与景黎多走动走动, 总不能到现在再把话给咽下去。
待到日子一天天过去, 两名少年感情不减反增,知府夫妇俩才终于打消了疑虑。
不过知府夫妇俩的担忧不无道理。
岳青梓毕竟是个未婚双儿, 哪怕他再低调, 可秦昭受到的关注不少。一名双儿整日往秦昭府上跑, 叫人看见容易产生误会。
秦昭考虑过后,与景黎委婉提出了这件事。
岳青梓现在住在知府家, 景黎是不方便去找他。但景黎近来正在写《梦谈》第三册,希望岳青梓能给他一些建议, 因此岳青梓才会常常往景黎家里跑。
细究下来, 其实是岳青梓顺从了景黎意愿。
景黎现在十分明白双儿在这个时代难处,他与阿梓一见如故, 自然舍不得好友清白被平白污蔑。
斟酌之后,景黎便主动向岳青梓提出,下次约在外头见面。
“你不是担心在外头写,手稿被人看见吗?”岳青梓却提出了异议,“是有什么不方便吗?”
少年性子单纯坦率,却格外通人情, 一眼就看出了景黎古怪。
景黎没有法子,只好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我还当是什么事呢。”岳青梓听完,却不甚在意,“大不了日后我避避嫌, 秦先去顾府教书的日子再过来好了。”
“可是……”景黎欲言又止。
这样其实不保险。
人言可畏,不是岳青梓有意避嫌就能避免。
且,这件事影响不只是岳青梓。
秦昭一贯关注度高,如果当真被传出去有双儿频繁出入家中,对秦昭的声誉有影响。
要知道,科举对于考品行是很关注。
景黎不能放任这两个对自己这么重要人因为他冒险。
他与岳青梓现在知无不言,想法全都大方地说了个清楚。
后者陷入沉思。
“其实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旁人对你和秦先感情不够不信任。”片刻后,岳青梓得出了结论。
景黎:“啊?”
他没明白岳青梓怎么会忽然想到这上面。
岳青梓耐心解释:“你想啊,秦昭无权无势,为何府城的百姓都这么关心秦昭的私事?还不是因为没死心嘛。”
“其实你心里清楚,府城大部分人都不相信秦昭不想纳妾的说法。他们只会觉得是秦昭没看上对方,以此为托词。因为这样,总会有人心中抱有一丝侥幸心理,不长眼地认为他们一定能找到机会说服秦昭。”
“我叔父和婶婶不就是这么想的吗?”
“……”景黎张了张口,不知该如何搭话。
他不知道该说阿梓通透还是直率,竟敢这么评判知府大人,这种话要是让旁人听了去,肯定会有麻烦的。
景黎没回话,岳青梓又道:“所以,只要让盯着秦昭的人死心,就不会再有人关注他活,我们就能继续来往啦。”
“……而且,这不是你希望吗?”
景黎想起了刚与岳青梓结识时,还吃过一段时间的飞醋,耳根有点发烫:“是、是又怎么样,这根本没法做到吧。”
秦昭不止一次回绝过上门说亲的媒人,可依旧没法杜绝那些对他有心思人。
这事就连秦昭都没办法解决,他一个旁人眼中夫郎,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岳青梓得意一笑,道:“我有个主意。”
景黎没有因为和岳青梓交好误了正事,相反,由于多了个能第一时间给予反馈忠实读者,他写话本子效率日渐加快。《梦谈》第三册于五月初时交了手稿,内容比第二册还厚了一些。
在等待印刷投放至各大书肆期间,江陵小报忽然放出一则重磅消息。
——《梦谈小记》著者昭离身份已经确定,乃小三元秦昭的夫郎,景黎。
醒目的标题占据了当期江陵小报的头版,标题下方,是一篇由小报记者对话景黎访谈。在访谈中,景黎承认自己就是昭离,还大方地分享了一些写话本的小故事。
比如话本中许多情节确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后有一行访谈著者小注,据他所知,现实比话本里呈现地更加甜蜜,让著者在访谈时又羡慕又嫉妒,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再比如,写话本的事情自家夫君刚开始并不知情,知情后还因为买不到成书,拉他跑了好几家书肆。
整整一个版面,通篇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170/170701/6581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