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考状元是大事么?
当然是大事。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状元’啊,‘科举’啊,脑子里形成的固有定式,其实都是来自于明清时期的科举盛况。
彼时的科举,集天下文宗所在,一介童生可以见官不拜,一介秀才可以跟知县互道‘朋友’,考中了举人官府要赠孝廉第牌匾,考中了进士还有进士坊,更别说文宗之首的状元郎!
状元及第,御街夸官,文官落轿,武将下马!
牛气不?
牛气到爆好不好!
但唐朝时候的科举,尤其是贞观时候的科举,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但实际情况是……真的弱到爆!
明清时期,两京一十三省的举人,多则五千,少则三千,齐聚京师,参与会试,考中会试之人,被称之为贡生,因为殿试不会有黜落,所以你考中了贡生,基本上就代表你有官做了!
而主持会试的,就是礼部!
而礼部主持会试的开始,最早是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事情,由礼部侍郎主理。
因此会试也被称之为礼部试。
而在贞观朝的时候,主持科举事宜的,却是吏部,管事的,是吏部考功郎。
礼部侍郎,官位仅次于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尊称大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礼部侍郎,正三品上,而吏部考功郎……从六品!
明清时期,一科进士,通常都是三百多人,但在贞观朝……一科进士,也就十几个人!
历史上白居易考中进士后,在大雁塔提诗,就曾经说过‘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所以,即便唐太宗曾经说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但想来他本人也没有多么的重视。
之前我们也说过了,这个时候考进士,你有才是一回事,但更多的是看你背后举主的实力,比如历史上贞观五年的状元贾统,他能当上状元,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很有才,而另外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举荐他的是战神李靖!
李宽这次来,当然不是来为贾统投行卷的,先不说今年的科举已经结束了(你没看错,唐朝科举一年一次),就算是替贾统投行卷,李宽也不用面圣,用自己楚王的名头直接行文吏部就行了!
他这次入宫,就只是单纯的入宫给他名义上的老娘长孙皇后送香皂,然后顺便来李世民面前刷一波存在感的!
但有的时候吧,事情就是这样。
巧了,寸了,赶上了,你想躲,你都躲不掉!
………………………………………………………………
“臣李宽,拜见陛下,臣问陛下安好!”
李宽跪在地上,冲着御座之上的李世民行礼道。
“朕安好!”
李世民冲着李宽摆了摆手,而后接着说道:“楚王怎么今日入宫了?”
“臣来为娘娘送香皂!”
李宽从地上站起身来,而后接着说道:“正要来太极殿,向陛下辞别出宫!”
“原来如此!”
李世民一听自己就只是一个单纯的‘顺带’的,老脸也是不由的阴了一下,而后接着说道:“既然如此,楚王尽了孝心之后,便出宫去吧!”
“诺!”
李宽来这里的目的,也是达到了,既然李世民没有什么话想跟自己聊,那自己也并不想多事的跟对方聊,于是口称了一声诺,而后接着转身,很是坦然的就打算真的就此作别。
“慢着!”
看着李宽这么‘光棍’,李世民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大声喊道。
“陛下唤臣何事?”
被李世民这么一喊,李宽也是停下脚步,而后转身看向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楚王近前来!”李世民盯着自己的这个庶长子,而后开口说道。
“诺!”
李宽应了一声,然后大踏步的朝前走去,在到了一个跟李世民合理的距离的时候,停了下来,等待着李世民的下文。
“为父这里,有个疑问,不知道宽儿能否替为父参详一下?”李世民捏着自己的胡子,考虑了一小会儿之后,这才开口,淡然的说道。
“陛下,臣年未束发,所言也是稚童之言,臣怕说出来,为皇父和朝堂诸公所笑话!”
自打上次被李承乾提点了之后,李宽就不愿意跟李世民聊事情了,家长里短的还行,万一真的涉及朝堂……一个十二岁的小孩,被一群人老成精的人惦记上,对于李宽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此间只有你我父子,且楚王为我帝宗之长,未来要为朕分支树藩的,你有何事不能言?何事不敢言?”
李世民蹙眉,等着李宽,怒声说道。
“呼……”
被李世民这么一训斥,李宽也是无奈的叹了一口,而后双手朝着李世民躬身一礼。
“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16563_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