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武刚想要说满意,可申不害却先他一步出言,直接打断了韩武:“道先生,这份礼物好虽好矣,但对于我们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按照道先生的说法,魏国只留有少许士卒,留守本土。我们双方同时出兵,进攻魏国,可以让魏国顾此失彼。”
“但顾此失彼,说的就是魏国少许士卒,只能够面对一方,或者是防守你们秦国,亦或是进攻我们韩卒。”
“如果我们出兵,仅仅是为你们秦国,引开了魏国的注意力,好让你们兵不刃血的拿回河西之地,我们将会得不到半点利益,此其一也。”
“次之,我们共同出兵,倘若魏国真的兵力不多,看到如此威胁,他们必定会放弃攻赵,调兵回归,我们占下的领土,照样面临魏卒时刻的威胁,此其二也。”
“最后就是此事过后,是否意味着向列国昭告,秦韩结盟,此后齐心协力共进退?此其三也。”
“三点风险,如果道先生没有办法解决,那么我认为不宜出兵。”
韩武之前被申不害打断发言,本来还有点脸黑,可这么一听申不害分析一通下来,觉得极为有理。
也就沉吟了起来,不再急着去扩张领土,而是想要听听看,这位道先生又会如何述说。
李道也知晓申不害不好对付,但是在来之前他就了解过相关情报,所以此刻从容面对,对答如流:“其一,不需要担心顾此失彼的问题。”
“为何魏国前些年攻秦,今年伐赵?不就是想要扩张领土?土地与人口密切相关,拥有更多的土地,才能有更多的人口。”
“而人口越多,一个国家所能产生的财富、粮食,入伍成军人数才会更多。”
“这一点,想必韩公有更深切的体会。魏国如此扩张,还是避免不了魏卒稀少的问题。”
“因为前些年,魏国和秦国在下邽血战,牺牲太多的魏卒,时至今日,稍微恢复点元气,也不过十八万士卒左右。”
“此番魏国伐赵,为求灭赵,动用了十五万余的兵力,也就是说本土之内,仅仅剩下不到三万士卒。”
“三万不到的士卒,却需要镇守魏国全境,魏国都城大梁周围更是有一军营,拱卫国都,那么我们两国会遇到的魏卒,不过两万左右。”
“哪怕魏国顾此失彼,全力抵抗你们,韩公连两万士卒都咬不下,那么道也无话可说。”
韩武简直就想要握住李道的手大呼知音了,他确实深深体会土地小国小的窘境,哪怕han国发展的如此之好,成军人数也不过十万出头。
和齐国楚国这种动辄就能够出动二十万、三十万大军的强国,完全无法相比。
为何这么着急扩张领土,不就是想要以此为根基,发展出更多的人口么。这一下韩武对于李道的才能,是彻底认可。
申不害也是认同李道的分析,若是他们连两万不到的魏卒,都搞不定,那确实也别想扩张吞并的事情了。
所以申不害脸色也是缓和了一下:“道先生,还有两点呢?”
李道右手食指中指有节奏的来回轻叩案几,坐于宫殿里,给人的感觉却好像坐于云端之上,指点天下,无所不能:“其二,魏卒回调。”
“哪又如何?魏国连破赵国十一城,魏卒紧急调回,赵国可以直接收回十一城,兵临魏国。”
“若是到时候魏国胆敢轻举妄动,行报复之事,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魏攻韩,那秦赵联袂而动。”
“若是魏再度伐赵,我们秦韩一样可以再度拿下魏国领土。届时魏国束手束脚,举足维艰,又谈何对我们的威胁?”
“其三,韩相担忧结盟之事?此乃天大好事,我们结盟,则魏国不敢轻动,被我们在这一战吞掉的土地,也只能捏着鼻子忍让。”
“虽然山东列国一向卑秦,不与会盟。但希望韩相能够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敌人,唯有永远的利益。”
“有这么一件礼物放在面前,付出一竹盟约,将大礼收入囊中,还是吝啬一份竹简,将大礼拒之门外?”
“更何况,秦韩之间,本来就没有多少矛盾和冲突,不是吗?”
李道云淡风轻的反驳完申不害担忧的三点风险,好似申不害所提,都只是太过渺小的担忧,根本毋需在意。
“呼……”申不害重重的呼出一口气,不得不承认,在李道如山崩一般接连不断的反驳下,他所有的担忧都被打消,再也想不到,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有什么损害。
看到申不害闭嘴,韩武也明白了申不害的意思,立即拍案做出决定:“那就按照道先生所言!”
“寡人这就亲笔书一封盟约,交给道先生,带回秦国,秦韩从此,正式建盟!享富贵,分忧患,面对魏国,共进退!”
韩武一边兴奋的抽出一张上等素纹绢布,一边进行书写,最后再盖上了他的韩公大印。
将盟书交于李道之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91609_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