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愈发激励的话语,犹如九霄之上,骤然炸响的雷鸣,振耳发聩,直入人心!
列国士子,各大学者,包括隐藏身份的嬴霜,论战对峙的孟子,最上方的齐王,都深感震撼。
李道的所言所语,就好像在尤为暗夜的中原大地上,演化了一道道星空神雷,绚丽的雷光破开了黑暗,崭露了黎明,让他们看到了大争之世,真正的治国之路!
那是一条,诸子百家都在尽力探索的道路,但一直没有人敢说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而李道之言,似乎已经为他们拂开了困扰眼前的黑暗迷雾,直指大道尽头!
“嘶!这位李道,恐怕已然寻到了大争的答案。”慎到心有戚戚,诸子百家,又要出一位名流万古之人了。
卫鞅靠在慎到的后方,双目圆瞪,发自内心觉得,李道的思想,和他很是想同:“当初听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起初鞅还不信,今日一见李道先生,才真切明白这个道理!”
嬴霜也是饱受震撼,那如雷霆一般令她脑海多了许多治国想法的话语,让她看向李道的眸中敬意更甚:“了不起,了不起……这位李道先生,真大才也!”
景监也提出自身的困惑:“这位李道先生的论据,似乎不源自某一家学说,更像是杂家,认为只要符合当今大争的学说,便是好事,莫非是杂家的人吗?”
嬴霜幅度极小的摇了摇头:“正如道先生所言,不管他是哪一家的人,都不重要。此人,绝对要请往秦国!唯此,对秦最利!”
景监不太多言,反而开始沉思,要怎样的条件,才能够打动这位老子后人,随他们入秦?
“一派胡言!”孟子脾气再好,儒家那边学来的修身养性功夫再好,也忍不住效仿申不害,重重的拍击案几。
孟子反应最大,李道这番论据,若是真的被大世所接,他们儒家的根本,岂不就是面临崩溃的绝境?
若是真的顺应大争,而不是施仁政,复周礼,天下还会像现在这般,一乱再乱,这是任何一位儒家有学之士,皆不愿看到的混乱天下。
百忙之下,孟子还是习惯性向后一瞥,看到齐王对于李道论言,极为认同的样子,心中更是窝火。
如此情况,他孟子怎能不急?
孟子在怒火和儒家的危机下,灵感迸发,所思所想,皆化为万千文字汇聚脑中:“道先生之论据,请恕老夫无法认同!”
“若是天下诸侯国,每一位国君,都采用先生之言,天下毫无疑问,势必会陷入更加狂乱的动荡之中!”
“到时候先生就是致使万千生民,飘血浮屠的罪魁祸首,更会被史家学子,一一记录在牍,恶名,遗传千古!”
这就是孟子临时想到的反击论点,大争之世归于大争之世,但是君王要脸,百姓要活。
只要能够指出李道所言可能会带来的后患,那么李道的论据,君王们不太可能接受,百姓们为了避免更大的乱世,更不会接受。
这样一来,就可以顺势推翻李道的荒谬论据,压根不需要他花费额外的心力。
孟子的激烈反击,让学宫士子皆为一滞,细细思索,嘿!好像孟夫子反驳的话语,还颇有道理。
嬴霜着急的抬起头,死死刮了孟子一眼,随后一双凤眉之下,是担忧的美眸,注视着李道。
不知道李道会不会就此败下阵来,在嬴霜的心里,隐隐已经将李道当做辅世大贤,希望看到李道再度行雷霆反击,使得孟子溃败。
慎到,卫鞅,申不害三人也是神色担忧,刚刚那番杂家所言,他们都清楚了过来,李道并非法家人士。
几乎可以将之称为实用家,什么样的东西,对目前的乱世,对如今的治国最有帮助,就应该采用什么。
与他们其实有点不合。但归根结底,李道是为了帮助他们,才站出来反驳孟子的,他们自然希望,李道能够在此次论战胜出。
这样一来,不单单他们良心能安,论战胜过孟子,侧面也能提高他们法家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
李道毫不在意孟子的匆促反击,神色依旧淡然,两千年后穿越过来的他,所拥有的视野,看到未来的广度,皆非孟子能够揣摩。
他没有任何急躁之感,而是很有意思的看着孟子:“夫子所言的史家史书,在下倒是有一二钻研。”
“还请容许在下先打个岔,敢问夫子,既然准备入齐,入这稷下学宫,可知齐国皱忌讽齐王纳谏之趣事?”
之前李道就从齐王的话语里,得知他是历史上那位齐威王,自然得提一句,皱忌讽齐王纳谏之事。
“自然,齐王能够采纳皱忌的谏言,本就是儒家推崇的仁政圣君。”孟子虽不知李道打算如何反驳,但也是实话实说,顺便拍一手齐王马屁。
让上方的齐王神色一爽。
也让李道有点想笑,儒家出来的,是不是都会这一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91609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