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我是赵祯

第二十九章 开封府尹,胆大包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无论修堤筑坝,还是修路铺桥,都是经年的浩大工程,非一朝一夕可完成。

不过,一旦修成,都是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

是以,无论是三位宰相还是赵祯,此刻都斗志昂扬,士气如虹,誓要干好这一番大事。

对于宰相来说,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赵祯不在乎名,但是却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壮大国家的机会。

不过,就在赵祯和三相准备放手大干之时,意外却出现了。

于是此事不得不暂时放下。

意外由范仲淹递上的劄子引发。这一次,他递上的不再是劝谏和弹劾的劄子,而是有关官员考核的劄子。

官员考核之事,是赵祯将他调至京师任御史中丞后就下达给他的任务。

如今两月的时间过去,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

在这里要提一句的是,范仲淹主持的这次官员考核,跟中书制定并推行的吏治改革并非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这次考核的重点,跟吏治改革中的考核细则是一致的。

这一点,赵祯之前就注意到,特意知会了中书,提醒了范仲淹。

他就怕出现那种双方各行其是的局面,白白做大量重复性工作,浪费人力物力。

这也是范仲淹为何有机会当面喷吕夷简的原因,两人需要一起工作,自然免不了要见面。

对于范仲淹此人,赵祯是准备重用的,但现在的范仲淹,身上的书生意气太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很好,但治理天下,更多需要的是落到实处的细节,而非这种慷概激昂的论调。

太空太大,无法落到实处的理论,都是虚妄,于治国并无用处。

赵祯会安排范仲淹磨砺,御史中丞只是他的过度官职,一段时间之后,他将会再次赴任地方。

这一次,赵祯准备让他任一州知府。

地方,赵祯也给他选好了,正是南方水泥厂的建造地苏州。

范仲淹在治水方面也颇有建树,有了水泥,他一定更加的得心应手。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范仲淹的所上的劄子上,竟然指出有大批官员的考核都不合格,甚至还有不少人出现严重的贪污问题。

这其中,最严重的竟是擢龙图阁待制开封府尹王臻。

对于王臻此人,赵祯并没有什么印象,在他所知的历史中,此人并无什么名气。

但此人能够担任开封府尹,自然不是一般人。

要知道历任开封府尹,可都是有权有势有背景的。

比如,宋太宗赵光义,他都曾担任开封府尹一职。

前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也曾担任过这一职位。

由此可知,开封府尹这一职位的重要性。毕竟是天子脚下的府尹,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已查实?”

赵祯严肃地问道。

“当然查实,否则臣不会奏报给官家。”

范仲淹同样严肃地回道。

“既如此,那么立即批捕王臻,令大理寺、京邢狱司及刑部一同审理此案,审刑院督办协同。凡涉案人员,无论任何背景,一律严查,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赵祯点头,当即下了中旨,命张茂则立即传至中书加盖中书印章。

大理寺,大宋最高法院;

京邢狱司,开封府专设警局,转职纠察开封府及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的案件;

刑部,大宋警察部,有开封府外天下一切案件的纠察权。

这三个部门一起出动,天下案件没有不能审的。

而审刑司是大宋最高司法复审机构。

有审刑司督办协同,也就是说,案件一旦查实,复审可立即进行,可立即查办。

由此,可见赵祯对此案件的重视。

中书门下。

吕夷简当值,看到这份中旨后,他整个人差点瘫了。

王臻,他犯了什么事,怎么会惊动陛下?直接下令“一寺两司一部”共同办理,这是要出惊天大案呀!

不过,就算出惊天大案,吕夷简也不至于吓倒这种地步。

关键是,王臻是他吕夷简的门人,是他吕夷简的亲信,是他看中且一手提把的人。

可以说,王臻能够登上开封府尹的宝座,吕夷简从中出力不容忽视。

而如今,这个被他视为衣钵传人的门人,竟然犯下了惊天大案。

这……他吕夷简岂能脱了干系?

“贪污?!蠢货,竟然做出此等愚不可及之事。”

发现王臻竟然是因为贪污被逮捕,吕夷简差点要气疯了。

王臻是他视为衣钵的门人,是他认为有能力登上相位的人,而这样一个人,竟然去贪污,竟然为了区区钱财,给自己抹黑,留下这人生污点。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776053_29.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