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真教主

第七回 困民久已陷刀兵 不在颦眉..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p>

李灵阳双手将他搀起,二人含泪拜别林道长,来到崖前。李灵阳先行攀藤下去,待到端稍时停住,等到王重阳下来时,李灵阳依旧用林道长之法,挽住他的一支胳膊,使出“云梯纵”的轻功,背靠崖壁,倏地往下滑落了丈余,然后双足跟在崖壁上猛地一蹬,身形又上升了五尺余,把下坠的力道缓了一缓,接着又往下滑落了丈余,双足跟在崖壁上又是一蹬,身形又上升了五尺余,接着再次下滑,如是反复了三次,已然轻轻落到了地面。

王重阳看的惊羡不已,叹道:“师父的这个‘云梯纵’轻功果真了得,看来师兄已尽得真传了!”

李灵阳微微一笑,道:“师弟休生羡慕,师父的毕生所学,皆在‘五篇灵文’之中,日后你勤加修练,修为必再我之上。”

王重阳赶紧道:“师兄休要如此说,师父命我俩共同潜修,愚弟怎敢独占!”

当下,两人在崖下商议,因王重阳不便抛头露面,由他改换道装,尾随觉慧等人踪迹,伺机救出陈俊;李灵阳乔装改扮,暗中携助群雄,伺机行事。商讨已定,两人随即各自分头行事,且不在话下。

但说,终南山东麓有个蓝田县,乃是西通京兆府的必经之路,它自古就地据秦楚大道,有“三辅要冲”之称,一直就是关中通往东南诸路的要道。因蓝田盛产美玉,故素有“玉乡”之称。后来,明代诗人王宝赏曾有诗云:“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

辋川自蓝田县南经篑山沿谷而上,有一处峪口名唤“阎王砭”,巨峰如屏,凿山为径。过砭后逐渐开阔,水流变缓,波纹旋如车辋,故名辋川。沿途山岩相映,峻峰竞秀;奇花野藤布幽谷,瀑布溪流伴鸟鸣。自唐代诗人王维在此隐居之后,辋川便成为了历代文人骚客的寻幽觅古之地。辋川山谷,湿气较重,常常雾气萦绕,形如炊烟。每逢细雨之时,薄雾缭绕山顶,飘荡幽谷,犹如画卷。后来,明代诗人李进思作诗赞云:

柳烟桃雨辋川天,

书诗千年宛自然。

莫道右丞遗迹远,

看来只在小亭前。

此时,正值午时,既是九月农闲时分,又是西去蓝田的要道,是以,篑山下的大道上人来人往,行人不断。有行色匆匆的客商,也有游山玩水的文士,还有拖家携口的难民,形形色色,各忙其事。

只见在篑山谷口处,靠路边有一家茶摊,上面搭了一个布棚,下面设了几张桌凳,里面坐着几个客人正自品茶。在茶棚边上,有一个白发苍苍、驼背罗腰的老者,坐在路旁的一块岩石上,正吹着笛子,在他旁边,站着一个十八、九岁、怀抱琵琶的姑娘,正自弹拨。只见那姑娘罗帕罩头,身着淡绿色粗布糙衣,虽然朴素,但是眉目清秀,身材苗条,丝毫掩饰不住她那清新脱俗的气质。

二人吹奏弹拨了一个前调,那姑娘轻启玉唇,开口唱道:“奴的家乡,在山东,麦丰秫满谷香。东海边上,鱼虾肥,故国大好风光。绍兴年间,连起战端,饥民忙逃荒。江山依旧,只是变了模样!遥想故国当年,绍兴改天眷,遗民断肠。一时豪杰,争相起,四下剑影刀光。故国神游,不是旧模样,徒增悲伤。何时还我,昔日大好风光。”歌声清脆,凄婉悠扬,许多路人听了皆是摇头叹息,更有几个来自山东路的逃难者,听完后已是泪流满面。

茶棚里边的一张桌上,坐着六位游客正在歇脚吃茶,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书生,只见他剑眉虎目,鼻直口方,头戴十字软巾,身穿淡蓝色长衫,手中摇着一柄纸扇,显得仪表堂堂,正气凛然。他听那姑娘歌罢,一时兴起,手摇纸扇吟诵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边上一个小贩打扮的中年汉子说道:“五弟,恭喜你又做的一首新词!”

那书生谦逊的一笑,道:“四哥过讲了,这是小弟前些时日才做的一首《丑奴儿》。”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811044_1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