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朝着李素看去。
李素笑了笑,问道:“怎么了老李,是不是太激动,激动的无话可说?
李世民内心的确激动,按照这种算法,大唐必定又会强盛不少。
而且粮食足够,人口的增长,也是随之而来。
经过隋朝的大乱之后,户口太半未复,现在贞观年间,大唐的人口,李世民做过统计,只有300多万户,不到1700万人口。
除开一些黑户,这几年的新生儿降临,满打满算,也不到2000万人口。
但粮食的产量提高,人口的增长起来,不管是打仗,还是别的,必须得有人才行
不过李世民还是有些担心,他想了想,问道:“李少郎,这化肥和农药,能够让粮食数量增长,可不知道,用上化肥和农药,需要休耕几年?”
这是李世民比较担心的一点。
现在唐朝的田地分配制度,是男丁十八,便分一顷田地,也就是一百亩。
其中二十亩,作为永业田,主要用于种植桑树,枣树之类的,用于丝绸的制作。
另外八十亩,却是口分田,用于种植庄稼。
所看似百亩田地,可每年能够耕种的,却只有一半左右。
其中一半今年种植,明天就休耕,如此反复轮流种植,要不然,产量会极其低。
若是用上化肥和农药,需要休耕的年数长了,看似是每年增长,可平摊下来,却没有多少变化了。
“三年一休。”
李素回答起来。
这其实还算是保守的算法,其实五年一休也没问题。
主要是考虑化肥硬化土地,所以短时间一休,让土地恢复起来,也比较好。
其实在决定开银行,赊给百姓化肥农药,李素就算过一笔账,倒不是张口就来。
他穿越前,看过一篇报道,大概是历朝历代的粮食产量。
比如秦朝,粮食的产量,一亩大概只有几十斤左右,对比现在的唐朝,产量就低的多。
按照道理来说,越早,土地就肥沃,但其实不是。
耕种的田地,老早就开始耕种了,肥沃的,多是未开荒的土地。或者,此刻的版图,还不在大唐境内,但种植一些年,也就跟其余的没多大区别了。
而经过朝代的发展,比如从秦朝到唐朝,唐朝到宋朝,粮食的产量,是逐渐增长的,这无关土地肥沃之说。
终其原因,有好多方面,种子的改良,技术的提升等等。
现在化肥种植,杀虫,除草,却不一样了。
李素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好多庄稼里面的草,甚至比庄稼长得还高。
草多了,就分割了土地的营养,粮食营养跟不上,产量自然就高不起来。
加上虫子吃粮食,往往庄稼还没成熟,就被虫子吃光了,或者所剩无几。
没有农药杀虫,靠人捉,费时费力,还不见多大的效果。
所以种种考虑,李素才决定抽成三十之十。
化肥和农药的兑换,差不多要三十之六,剩余的四,李素决定先揣在自己口袋再说。
“三年一休,三年一休,哪大唐的粮食产量,可以增长多少人口啊!”
李世民此刻,激动的脸都红了。
魏征等人,要不是看见李素在场,必定得高呼万岁,陛下圣明之类的话。
“对了,李少郎,你那个银行,又是干什么的?”激动之下,李世民开口问道。
毕竟粮食的增产,已经让他大开眼界,还有一个银行,他闻所未闻,但终究是出自李素的口,定然又是个好主意。
“银行嘛,就是存钱的地方。”
李素缓缓回答道。
“存钱?存在家里不行吗?”李世民有些疑惑。
李素淡淡一笑:“存在家里不是不行,但没有好处。若是存在银行里,会给予一点的利息。”
“利息?存在银行里面就有利息?”李世民大为惊讶。
将钱存着不动,就可以有利息?那不是亏本的买卖吗?
李素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不过开银行最重要的是什么?老李,你可知道?”
李世民摇头。
“最重要的,是对朝廷有好处。”李素神秘的一笑。
说动李世民最关键的是什么,那就是对朝廷有好处。
只要朝廷有好处,他李世民,求也会求自己开银行。
“哦?李少郎,你详细讲讲。”李世民兴趣大增,旁边的长孙无忌他们,也竖起了耳朵。
“还是来个简单的算术题。”
李素想了想,详细解释,未免太复杂,就讲简单点。
“假设当今圣上决定要打仗,那么需要什么?需要钱,可若是国库的钱不够,如何办?这个时候,银行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20532_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