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皇权大于天,皇帝的面子大于天,就算你的本事再大,贡献再高,如果不给皇帝面子,你的本事越大,贡献越高死的越快,除非你能一个人挑反整个朝廷。否则就算你皇帝的兄弟都不行。
粗记历史的李元芳隐约记得这一世自己兄弟二十二人,除了几个早夭的,善终的连一半都没有。
李元芳既没有吃饱了撑的造反的念头,想要浪的久一些,就要在这些掌管人生死的大佬们面前苟一下。
李元芳骑着小红马,一边往前走,一边高声唱着歌:“谁能够划船不用桨,谁能够扬帆没有风向,谁能够离开好朋友没有感伤,我可以划船不用桨,我可以杨帆没有方向,因为我自己,这一生,全靠浪···”
刚开始,李二和杨纂听着李元芳的歌,曲调新颖优美,歌词虽然简单,却也能理解(假设李元芳用大唐官话唱的),最后这句,“一生全靠浪”让李二有种从天上摔倒地下的感觉,杨纂更是破口大骂“有辱斯文”!
小红马的脚程极快,李元芳已经离开,他是听不到杨纂的骂声了。
现在关中人口有八十万,按照每人每天一斤的量,吃到年底的话需要一万多吨,好在山洞够大,系统也会自动卸货,很快就把山洞堆满了。
李元芳还抽空看了一下系统里的愤怒值,原本见底的愤怒值现在居然一惊超过了五十万,看来大唐的这群大臣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吗!应该还有开发的潜力!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李元芳加油!”
幸好现在没人,要是有大臣知道李元芳的想法,肯定会被他吓死。
收拾好山洞,李元芳回到李二身边。
“二哥,老头已经走了,咱们进去吧。”
李二在尉迟敬德的护卫下来到山洞前,在距离山洞还有一里远,李二下马,小跑到山洞口。
恭恭敬敬的正衣冠,对着山洞磕了三个头,“不孝男李世民拜见老祖宗!”
尉迟敬德、杨纂和一众差役也跟着跪下,恭恭敬敬的磕头。
李元芳站在李二身边,顿时显的有些突兀,身后的杨纂用手拉了拉他的裤腿脚,李元芳没有办法,蹲了下来。
好在他年纪小,在人群里看去蹲下跟跪下几乎看不出来。
李二磕完头站起来,走进山洞。
尉迟敬德一拉李二,提着钢鞭走到李二的前面,李二在后面跟着,李元芳和杨纂随后。
一进山洞,李二就被眼前的一幕跟震惊了!
偌大的一个山洞,堆的满满当当的土豆,这么多土豆还真有可能够关中百姓吃到过年的。
跟在后面的杨纂更是激动的满脸通红,眼里布满了红丝,双手颤抖,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二只是大体的估测,杨纂主持户部多年,这么多土豆垛在一起,他一眼看去就能评估出一个大体的数量,他对这些土豆的价值是最了解的。
过了好一会,杨纂才反应过来,对着洞外喊道:“来人,快点装车,争取尽快把这些土豆运回长安!”
李元芳想了想,拦住杨纂,“杨尚书且慢,这些土豆你都运回去放哪啊?土豆这东西最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长安城内有那么大的地方吗?还不如先运回一些当种子,其余的就存在山洞里,这个山洞在派重兵把守。而且土豆有个好处,一般的小火灾烧不了他,不怕有别有用心的人放火。”
杨纂想了想,长安城里确实有几个大粮仓空着,可是一下子存一万吨确实没有那么大的地方,至于李元芳说的阴凉,粮仓里确实不如这个山洞阴凉,也够干爽。
“陛下,老臣愿意带人亲自把守这个山洞,绝不让人靠近半步!”不等杨纂说话,尉迟敬德救主动请缨。
“尉迟大将军亲自把守山洞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李元芳说派重兵,可也没有把他太放在心上,上一世的时候,一个稍微大点的粮站站长管理的粮食都不止一万吨,用的着出动军政首长看守一个粮站吗?
“俺老黑是打铁的出身,俺也挨过饿,知道没有粮食那个难受劲,谁都被跟我争!”
李元芳还想说什么,被杨纂一把拉住,拉到旁边,压低了声音说道:“殿下不要劝了,尉迟将军是真的饿怕了,年轻的时候,尉迟将军还是个铁匠,在当地村子里还算富裕的,可是尉迟将军的第一个妻子和孩子依然被活活的饿死了。”
(ps:给大家讲个笑话,昨天一天,本书鲜花进账一朵。作者已经哭晕在厕所里了,能不能醒过来就看大家能不能用鲜花把我砸醒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816421_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