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31 自称是我祖宗的老道士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用粮食向百姓换蝗虫。”李元芳有些厌恶的甩甩头,把李二的大手从自己的脑袋上甩开,你真当我是小孩子啊,还摸我的头!

不等李二说话,杨纂和高履行就蹦出来了,“陛下不可啊,国库里没有多少粮食了,眼看着今年欠收已成定局,后半年只怕还要赈灾,实在是没有余粮啊!”

“谁说后半年一定会欠收了?”李元芳说道。

高履行想要说话,想起刚才那一脚,张了张嘴,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李元芳看着高履行的表情,就知道肯定在心里骂自己了,只是系统被自己静音了,听不到提示而已。

户部尚书杨纂可不怕李元芳,李元芳也真不敢踹杨纂,就杨纂这年纪、这身体,一脚下去,非把老家伙踹死不可。

“老夫执掌户部多年,哪年欠收还看不出来吗?”

“杨尚书执掌户部,可认识这个东西?”李元芳将手伸进衣袖里,从系统空间去处一个拳头大小的土豆。

“这是何物?”杨纂接过土豆端详了半天,确定从来没见过。

“此物名曰土豆,可以做菜,你们昨天就吃过这东西,直接蒸熟了可做主食,就杨尚书这种饭量的,这么一个足以饱腹了。蝗灾过去之后,种上一茬土豆,足以解决整个关中的粮食,甚至明年的粮食!”

“殿下莫要开玩笑,现在的百姓就算没日没夜的干活,交税之后也只能勉强温饱。”杨纂苦笑道。

“那我要是说土豆亩产千斤呢?”

“亩产千斤也是一···”杨纂冷笑道,突然反应过来,“亩产千斤···哎呦···”

杨纂一时没反应过来,一下子咬到了舌头,疼的他捂着嘴哎呦了半天。

现在的粮食亩产不过一石,就算是丰收之年,也只有一石半,一石折合百余斤,现在有一种粮食能亩产翻十倍,这是什么概念?在坐的可都是朝中重臣,自然都明白。

“此话当真!”李二一把抓住李元芳的手腕,有些忘乎所以,指甲几乎扣进李元芳的肉里,要不是有九阳神功自动护体,李元芳只怕要疼哭了。

“二哥,你要是现在放开手呢,就是真的,要是不放手,把我掐死了,真的也是假的了。”李元芳一脸天真的仰头看着李世民。

李二陛下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赶紧松开手,轻轻的抚摸这李元芳胳膊,李二却纳了闷了,刚才自己失态之下几乎用上了全力,以自己征战沙场多年的臂力,别说是个孩子,就是个成年人,这一下不说把胳膊的骨头捏断,至少会留下五个深深的手印,可是李元芳的手腕上一如当初一般洁白无瑕,哪像是被掐过的。

不过这种念头也就一闪而过,现在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亩产千斤的神物上。

杨纂兴奋劲过去之后,冷静下来,问道:“殿下又多少这种···土···哦,土豆?如果只有几个的话,单单育种就要有几年的时间,怕也是来不及啊。”

“够整个关中百姓吃到过年的。”李元芳答道,前世的时候土豆便宜的很,李元芳抽了一个地级奖励,整整五百万吨土豆,留着也没啥用,到不如拿出一些来解决一下灾情。

本来他是想拿地瓜的,地瓜的亩产更高,记得前世地瓜的产量能达到亩产万斤,不过地瓜不适合做主食,上一世在李元芳还没没出生的某个特殊时期曾经大量种植地瓜作为主食,那也是迫不得已。

李元芳才决定缓一缓,看看下一步的形式在决定是否拿出地瓜来。

“哪里来的?”李二问道。满朝文武也都竖起耳朵听着。

从来没听过、见过的东西,居然储量够关中百姓吃半年的,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李元芳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怎么早没想好理由呢,突然出现这么多土豆,别人肯定会问的。

脑子急速的转动,有了!

“是这样,前些天我不是在终南山中迷路了吗,就在终南山里,我遇到一个老道士,老道士自称是我的祖宗,叫李耳,丫的要不是看他一把年纪,我非一脚踹死他,敢占我的便宜···”

“等等,你说老道士叫什么?”李二赶紧拦住李元芳,问道。

“他说他叫李耳啊。”

“难道是老子?”

“二哥,你傻了吧?咱老子在太极宫里呢,怎么会跑到终南山里,再说了,咱老子我能不认识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816421_3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