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朝做暴君

第302章 这才是御林卫的军威!(第一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大雨导致运往辽东的粮食耽搁这件事本来是兵部的事情,阎鸣泰也已经请示崇祯,崇祯也给了他指示。

什么指示?

加人!

立刻把人数翻倍,加快速度运粮食。

像崇祯这种带过兵打过仗的是有切身体会的,军中无粮,即便是最精锐的军队,也会自动崩溃。

所以前线十万火急,什么都不必顾忌,先把粮食送到。

可是,就因为这件事,引起了一阵巨大的争议。

什么争议?

粮食的争议!

事情是这样的,保守派的官员们认为辽东战事直接拉高了北京城的粮价。

平时北京城的粮食是0.8两每石,现在已经飙升到了1.2两每石了。

这是关乎民生问题。

如果再这样下去,很可能涨到1.5两每石,这样许多家庭连吃饭都吃不起了。

于是,他们接着这个机会,开始抨击从军委会到辽东军的所有官员。

受到最多攻击的当然就是军委会元帅、辽东督师孙承宗。

还有人借机弹劾李邦华,关于御林卫重骑兵军费的事情。

这件事是李邦华一手负责的。

重骑兵到底有多费钱?

给你算个最粗暴的账!

一个重骑兵配置两到三匹马,而且是精良的战马,大明朝现在几乎所有的最精良的战马全部被分配到了御林卫的重骑兵军团里。

不够的直接从南边的驿站去抽。

这样搞得当地的官府怨声载道。

养一个重骑兵的费用,相当于16个步兵。

两万重骑兵的军费相当于32万步兵的军费!

据不完全预估,这一年以来,御林卫的重装铁骑的投入已经超过800万两!

军费暴涨,让所有人忧心忡忡。

言官们恨不得把李邦华钉在帝国的奸臣录上,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甚至有人说李邦华是盖世巨奸,蛊惑天子,败坏社稷。

连之前替李邦华说话的钱龙锡等东林党现在都保持沉默了。

就是这么些情况,这些事在这个时候全部冒出水面了,在朝堂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还有人说御林卫贸然出兵,万一战败,会加剧辽东战局的溃败,军委会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动三万御林卫。

如刘延元这样的人则直接断言接下来辽东局势会更加恶劣。

有人跪在紫禁城前求皇帝撤军,不可让当年的萨尔浒与广宁惨败重演。

更不能好战使民生崩坏。

他们举例子汉武帝穷兵黩武,使天下户口减半,使天下苍生罹难。

似乎一场潜在的民生危机引发的巨大政治危机就要到来了。

崇祯二年,七月二十七傍晚。

大雨过后,道路被洗刷得很干净。

夏风吹来,夹杂着泥土和花草的清香。

传令兵骑着马,飞快往北京城赶。

锦州之战的战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在第二天晚上就送到了北京城的!

为什么这么快?

因为明朝有很发达的驿站系统!

靠一匹马肯定是不可能第二天把战报从锦州送到北京的。

毕竟双方之间隔了一千多里。

但是因为军情紧急,送信的人不断换,马儿不断的换。

雨后夏日的夕阳,将西方的层云染成瑰丽的红色。

一匹快马从官道上飞骋而来,他背后插着一根旗帜,手中握着重要的军报,可能是因为长途赶路,神色疲劳。

但他依然兴奋得不能自已。

北京城守备没有人敢拦他,因为大家都知道那是前线的传令兵。

“大捷!大捷!锦州大捷!锦州大捷!御林卫斩首一万!锦州大街!”

他使出全力,不停地高呼。

一路进了北京城,在北京城的道路上狂奔,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声音。

沐浴在夕阳下的紫禁城,有一种说不出的庄严、肃穆。

锦州大捷,御林卫斩首一万!

这个消息,就像一阵狂风,迅速席卷了整个北京城,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那传令兵到了紫禁城门口,翻身下马,飞奔而入。

“大捷!锦州大捷!御林卫斩首建奴一万!建奴全军溃败!”

刚刚下班的官员们都震撼地朝那边望过去,当听到这样的声音,他们全部都呆住了。

锦州大捷?

这么快就传来了大捷!

钱龙锡等人全部都怔住了。

那个传令兵朝乾清宫飞奔而去。

此时,崇祯正和孙承宗、毕自严、阎鸣泰在讨论从南方调粮食到顺天府的事情。

虽然顺天府丰收了,可辽东巨大的军粮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十万石粮食还远远不够,军委会还在不断加粮食到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156/156461/6160126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31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