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徐光启、温体仁、宋应星、毕自严一齐入紫禁城陛见。
不过今日不是在乾清宫,也不是在御书房。
而是在御厨房。
当大臣们到御厨房的时候,看见皇帝在那里切菜,宫女太监们站在紧张地恭候着。
几位大臣对视一眼,不知道皇帝这又是在玩什么。
“臣等参见陛下。”
“你们来了。”崇祯头也没有抬,而是让王承恩给四位大臣搬椅子。
“臣不敢。”见皇帝都站在那里切菜,他们哪里敢坐下来。
“坐坐坐,不必拘谨,朕又不是无道昏君,今日不论君臣。”
五人这才坐下来,但却是好生的不自在。
为何?
子曰:君子远庖厨!
意思是君子不应该近厨房。
现在不仅进了,而且还坐在厨房里,不仅仅坐在厨房里,还坐在这里看当今天子表演他的切菜的功法。
饶是孙承宗活了六十几年了,也没有经历过。
饶是温体仁读了大半辈子书,在史书上却从未见过皇帝特么的进厨房的。
崇祯切完胡椒,切蒜姜,一边的田妃和袁妃在往炉子里加木柴。
这袁妃的手脚生疏了一些,但田秀英却是麻利得很,嫁给崇祯之前,想来是下过厨房的。
待锅热了,加入油。
待油热了,将已经用热水泡好的姜、蒜、胡椒、豆瓣酱、花椒、小茴香、八角等等香料取出,全部放入油锅里,立时发出声音来,一阵香味飘起来。
可能是油溅起来了,锅中瞬间燃烧起来。
王承恩立刻跳起来:“快来人,走水啦!”
说着,就要一把抱住崇祯,将火给挡住。
崇祯手一抬:“都退下。”
见锅中火瞬间又小了,众人这才心头一缓。
王承恩道:“皇爷,您这……”
“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御厨们在一边看得是心惊胆颤,不知这位天子今日到底要做什么菜,只敢在一边闭嘴不言。
五位大臣也看得面色发白,卧槽,皇帝,您这到底是闹哪一出啊!
待锅中的作料被油炸了差不多,便将白酒倒入。
瞬间锅内又窜起了一团火焰,吓得王承恩在一边上蹿下跳,哀求崇祯不要再玩了,圣体为重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肿么办咧!
一群人又打算上来给崇祯挡火,被皇帝一把菜刀挡住:“都别动,站在一边别动。”
“陛下……”
“朕做个菜,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皇爷,您圣体为重啊,万一有个闪失,这大明江山社稷……”
“朕就做个菜,怎么就说到江山社稷了,民以食为天,朕身为天子,当为百姓做个榜样。”
眼看锅里差不多了,崇祯又熟练弄了一瓢牛油放进去。
牛油融化后与里面已经油炸得快干枯的香料融合,很快变成红色。
“好了,做好了,准备几个炉子。”
崇祯解开围裙,清洗了一下手,又擦干。
穿越过来一年了,一年没有吃重庆火锅,这日子好难啊!
所以崇祯终于忍不住啦,自己动手。
“跟朕一起去乾清宫,咱们再乾清宫好好说道说道。”
四位大臣起身道:“是。”
王承恩已经吓得是满身是汗了。
随后,崇祯披了一件红色斗篷,便在众人的簇拥下,向乾清宫走去。
外面正在下雪,北京城的冬天天寒地冻。
到了乾清宫,崇祯坐下来:“都坐,坐着说。”
“王承恩,烧壶茶,给几位相公倒上。”
很快,茶也倒上了。
孙承宗先说:“启奏陛下,已有十万件棉衣送到辽东,全部交给袁崇焕,另外,拨发了十万坛酒,也已经出发。”
“粮食呢?粮食够吗?”
“粮食五十万石,足够这个冬天。”孙承宗道,“另外,工部新造的100门火炮也已经运过去,分别在通州、遵化、山海关、宁远各布置了25门,又新增了火枪手三千人。另外,九边各镇的粮草也都已经到位,除了辽东五十万石,其余八镇皆为十万石。”
崇祯点了点头,表示很满意。
孙承宗又道:“陛下,毛文龙那边又缺粮食了,上奏疏来要五万石。”
“孙爱卿如何看?”
“皮岛部众最多也就万人,两万石(240万斤)粮食可以供他们吃三到四个月,辽东冬天漫长,臣以为,先给两万石。”
“那就给两万石。”
“另外,毛文龙报了大捷,请陛下过目。”
没等崇祯说话,孙承宗已经道:“陛下,毛文龙此人虽虚报战果,但也无伤大雅,他为人轻佻了些,却也能在皮岛对建奴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156/156461/5781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