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指着这张地图道:“大明在这里,咱们的北京在这里,建奴在这里,咱们大明最富裕的江南在这里。”
这东西可是好东西,大臣们心知肚明。
大明虽然有海禁,但东南一带出了朝廷隆庆开关,民间和海外做生意是公开的秘密。
如果这种地图能普及,对海贸帮助是非常大的。
崇祯道:“王爱卿,每个衙门给一张这种地图,你找徐爱卿要。”
“遵旨。”
为何要每个衙门一张?
大明的官员知不知道海外还有诸国?
当然知道!
南洋诸国曾经是大明的属国,在太祖和成祖时代还来朝贡过。
知不知道西方欧洲的存在?
准确的来说知道欧洲人的存在,汤若望不就是德国科隆人吗?
知道欧洲人的存在,但对欧洲的具体概念却不清楚。
而这张地图很好的告诉了所有人,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
为什么崇祯要让大臣们知道世界的真实面貌呢?
因为以后对外扩张,大家总得知道往哪里打吧?心中总得有数吧?
一切总得提前规划,提前准备吧?
最后,汤若望又拿出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面装的液体。
汤若望到处一滴液体来,抹在手上,然后给阎鸣泰闻了一下。
阎鸣泰皱了皱眉头,道:“桂花香?”
汤若望道:“是的,这是桂花调制的,这是香水。”
阎鸣泰就有些奇怪了:“这有什么用?”
“阎大人,咱们平时都是用的熏香,只能在家里,当然,也可以将香囊放在身上,但是香囊容易丢失。”汤若望像一个推销员一样,“但是如果涂抹一点这种香水,香味就会在身上停留大约一天的时间。”
大臣们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头。
这好啊!这是好东西!
见大臣们各个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崇祯知道自己的国企接下来肯定是赚钱的了。
为什么大明的官员们知道香水会兴奋呢?
原因很简单,大明的官员生活本身就很奢侈,别看他们工资低,但平时捞得可是各个流油。
逢办事必收钱,这是大明官场的作风。
北京和江南的达官贵人,私养妓女,挥霍无度,甚至龙阳之癖(搞基),司空见惯。
香水这种东西,还没有推广到女人那里,这群饱读诗书的大老爷们儿就双眼放光了。
不过大家都是要面子的,就算喜欢一件东西,那也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你看他们双眼发光,但面色自若。
好了,崇祯今天的东西差不多介绍完了,还有其他的以后慢慢介绍。
那重头戏该上演了。
崇祯坐回去,道:“诸位爱卿都看完了,有什么感想?”
阎鸣泰道:“回陛下,都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其他大臣也都道:“确实比较实用。”
虽然大明开国之初遵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玩法,但中期王阳明的心学大放光彩,格物致知的思想受到精英们的追捧,对实用的东西还是很欢迎的。
这反而不需要崇祯更多的是解释说明。
崇祯道:“好,既然诸位都觉得有用,朕打算将他们在我大明朝普及。”
大臣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崇祯道:“徐爱卿。”
“臣在!”
“朕打算设置一个北京制造局,制造钟表、玻璃镜、香水,还有香皂,这个制造局先挂在工部。”
“臣遵旨!”
皇帝此话一出,大臣们都惊呆了。
什么玩意儿?
皇帝这真的是要做生意了?
早就听说那个雅兰堂背后可能是皇帝,现在看来,绝对就是了!
翰林院庶吉士刘之纶连忙出列道:“陛下,这是与民争利,恐有违圣道。”
立刻又有姓胡的御史出列道:“陛下,程子(程颐,北宋大儒)曰,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唯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当是之时,天下之人,唯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贤之心也!”
崇祯早就料到有人站出来说这种话。
呵呵,你以为他们真的是不想做生意?
扯淡!
这朝堂上不少官员都是出身商贾世家,在大明朝,商人是可以参加科举的。
见有人说出儒家圣训,立刻又有大臣出列,表示朝廷不应该与民争利,不然就会便成唯利是求。
一旦朝廷变得唯利是求,天下人便会效仿,致使圣道崩坏,仁义沦丧,动摇社稷,祸乱国朝。
你看看,丫的朝廷要做个生意,就上升到国朝灭亡的高度的。
但他们自己做生意,就不存在唯利是求了。
他们之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156/156461/5781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