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家中,王明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面对面坐在沙发上。
这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是《看电影》杂志的阿郎,原名黄海鲲。
《看电影》杂志是国内销量第一的电影类杂志,和《电影世界》、《大众电影》、《新电影》都是国内比较权威的专业的电影期刊。
《看电影》的前身是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的厂刊,93年开始市场化,峨眉电影制片厂随后对厂刊进行改组,对外售卖。
一开始是很专业的关于电影理论的的东西,叫《电影作品》,艺术性很强,可惜太小众,根本卖不出去,于是在99年又进行了一次改版,叫《看电影》,内容上迎合、满足影迷的需求。
以国外最新的电影资讯为主题,当然也会刊登一些国内新电影的咨询。
摸清了观众的需求,才开始盈利,品牌也愈加打响。
黄海鲲,就是《看电影》杂志的主编。
他是非常典型的天朝电影人,就是那种动辄戈达尔,言必费里尼的专家。
后来发现,这玩意没什么读者感兴趣,还没有一篇赵微的专访卖的多!
于是,改变思路,现在主要做些电影方面的采访和评论,偶尔也做一些海外报道。
“黄主编,喝点什么?”
“茶吧!”
王明转身泡了一壶茶,用茶具给黄海鲲倒了杯,:“黄主编尝尝。”
黄海鲲闻了下,小抿了口,:“没想到,王导演,泡茶的功夫不错。这茶叶没喝过。”
“哈哈,我老爸喜欢,这套茶具还是我爸买的,茶是我们陕西本地的土茶叶,黄主编喜欢的话,家里还有几包,可以带回去尝尝,不值钱。”
“那到时要感谢王导。”
黄海鲲打开录音笔放在桌上,看了看王明,提醒道:“咱们开始了?”
“嗯,开始吧。”
“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只要不摄政、不涉黄,随便问。”
黄海鲲笑了笑:“首先恭喜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票房大卖,有什么想说的?”
王明笑了笑,说道:“这还要感谢,影迷的厚爱。其实《失恋》这部电影没什么可以称赞的地方,我只是好好的讲了一个大家喜欢的故事,其实在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电影如《和莫莎的五百天》。”
一句话,就让黄海鲲对他有了好感,这个年轻人很清醒,拿了高票房也没有自满。
“能说说,现在生活的变化吗?”
“要说变化,就是现在我不能像以前一样吃路边摊了。”
“哈哈,有没有遗憾,毕竟你现在不能随便去吃路边摊。”
王明笑着对黄海鲲:“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有得必有失,世界不会围着你一个人转,这也是成名的代价,我们演员其实比普通大众得到了更多,即想要成名,又想要普通人的生活,那就干脆不要成名好了。”
“哈哈...”黄海鲲笑了起来,:“你是我第一个采访说这样话的人,不过到是很实在。”
王明笑了笑说道:“这就和现在一样,既然选了茶,那再要咖啡就显得贪多了。”
“嗯,很新鲜的说法。”黄海鲲又接着说到:“据我所知,是宁昊把你的《失恋》推荐给的小马的李铭,然后他就投资了,中间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其实,大狗哥…就是李铭,我们都叫他大狗哥,”王明解释了一下,接着道:“大狗哥是想签宁昊,他投资我的戏,条件就是宁昊担任监制…”
“后来宁昊介绍了三爷,所有中影也参与了进来。”
黄海鲲看了眼手上的资料道:“那梦舟是怎么参与的呢,我查到的资料上还有一家叫盛世映像的公司。”
王明想了会解释道:“梦舟是我拉来的投资,我第一次主演的电视剧就是梦舟出品的,张建也有想要做电影的想法,盛世映像是我自己成立的公司。”
接着说道:“我想多拉几家投资方,这样我这个导演的权力就不会被架空。”
黄海鲲点点头,这样的事,时有发生,投资方临时换导演或者架空导演权力的事也不新鲜。
举个例子《画皮》最开始创意来之甄子弹和叶维信导演两个人聊天聊出来的,现在还能查到甄子弹采访的视频,投资方就把叶维信导演踢出局。
为什么?投资人要用大陆的男演员做主角,看内地的投资人中还是有明白人。
然后找了个听话的陈佳上导演。
《失恋》的投资方四家,小马、梦舟、中影、盛世映像,小马占四成,中影占二成、梦舟占一成、盛世映像占三成,发行由中影负责,宣传由小马和王明的盛世映像共同负责,分账会在扣除宣发和王明的票房分成后,再计算。
所以当黄海鲲问起,导演报酬和演员报酬时...
王明说道:“我只拿了导演酬劳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p/78204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