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市我就是个小导演

第十六章 母校(求鲜花!求推荐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早上九点,王明慢慢悠悠的北电校园晃荡...

离开校园也就半年,

毕业典礼上院长重提校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人出了社会,自力更生,现在重新回到校园心境不一样了!

北电比起中戏,现代建筑较多,中戏校园原本是咱大清的多罗亲王王府,历史感厚重,北电更加显的现代!

王明来的不是时候,新的大一学妹们还没报道!否则还能交流一二,传经授业,不符校训!

北电教学比较自由,大二就可以跑剧组,学校也鼓励学生到剧组历练!

这一点比中戏好很多。

不过现在中戏也改了规矩。

以前中戏有个女学生,想请假外出拍戏,什么主任便利用职权把女学生给睡了,被女学生的男朋友发现,把人打了一顿,事情闹的挺大,从那以后规矩就给改了。

梅亭就是被这条规矩,为了拍戏,学都不上。也是个有味道的姐姐。

新学妹,没看到,但是大二、大三的学妹留在学校的到是有很多。

学门后一溜的私家车...

这年头还没人在车盖上放什么冰红茶…

艺校生,颜值真高!

看到青春活力的姑娘,保准荷尔蒙沸腾,寿命都拉长几年——所以夏天最好的去处就是十字街头,蹲在地上,看大腿,百花深处百花现!

这才离开学校半年,就觉着后悔了,为什么当初不多尝试两个…

一门心思就知道排话剧…

悔之晚矣,现在你再想跟年轻的学妹们勾搭,那就叫传经授业,以前,那是正常的体液交流,性质就不一样了!

他很有兴趣盯着路过的姑娘,不过人家可没啥兴趣!

姑娘们很高傲,一个个挺胸抬头,从身边直接略过,秀着独属于未来当红影星的优越感。

很正常,学艺术的,花钱如流水,家里那个不是小康之家---对就是某某做在北京的别墅里说的!

记得以前隔壁家的小孩学小提琴的,一台小提琴三十万,不打折。还是一般货色!

呃,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中戏出演员,北电出明星’。

中戏和北电初衷一开始就是不同的。

中戏在教学上更注重于演员的基本功,主要是为了向国内话剧业输送人才,所以中戏非常重视演员的声台形表,而北电偏爱影视化。

这么说吧,北电最开始就是向京圈输送人才的——否则,它的标签也不会是北京电影学院…

影视圈的大浪淘沙,除了一定的机缘和少部分天赋型演员年少成名外,还有极大多数演员或是籍籍无名淡出圈外,或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其实,到了最顶级的层面,两者差不了多少…

那你说王志闻、蒋雯力、黄博他们三的演技是不是最顶级?

北电、中戏的学生们想赚外快最佳方案就是接拍单片广告…

一则广告,两个月的生活费就有了!

再不济有点小才艺,后海一条街,能包一个月的食堂!

后海遇到不测,这个不存在,在华夏学生的事,警察叔叔是很重视的,更不要说是知名院校,再则说学校也对学生保护!你情我愿就不在保护范围内!

华夏法制社会!

问了个漂亮的学妹,问清刘劲松老师的办公室,顺便交换下联系方式,然后就朝着办公楼走去。

........

“来啦,先坐!”

“老师!”

办公室,刘劲松见到王明很高兴,04级最看好的学生。

“听说你进国家话剧院了?”

“嗯,景小勇院长给通过的。”

“能从景院长手里进国话啊!看来你基本功没有落下,这很好!”

喝了口水又说道:“进了国话多和前辈交流。”

“你的事,我已经托姜为老师。”

“太谢谢老师啦!”

王明他已经提前拜托刘老师推荐剧本的事情。

王明北电毕业,天生就戴上北电的“烙印”,北电占据影视圈的半壁江山!

为什么不找京城陕西帮?那群人大部分都事拍电视剧的,要么就事拍艺术片的,别人能看上,也没多少国内的上映渠道!拍商业电影的王明他够不上!

找张国师、陈凯歌可能嘛,别逗了!

也已经做好了不被人看好的准备!

实在没找到金主粑粑,只能拜托姑父延云艺!

延云艺也是一个牛逼的人物,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主导过多部电影项目,两千年初和哥伦比亚合作《天地英雄》,嗯,对就是姜闻主演的那部,投资一千两百万美刀。

对了《那年花开月正圆》他担任艺术总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p/782043/2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