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瞳孔有些放大道:“此人智谋当真歹毒!那我等该如何是好!”
任易道:“董卓大军刚出征,正在虎牢与各路诸侯厮杀,没有三五个月是不会有结果,在这时段,我等自然是无需忧虑。”
任易知道,董卓兵败后,定然是要西迁的,洛阳这个古都自然会重蹈历史被焚烧,洛阳城中的百姓也会被强行搬迁至长安关中之地。
一个司徒府的仆人匆匆而来,对着任易一礼道:“老爷回府,到处寻找先生。”
“可有要事?”
董易还是希望和张辽,高顺多拉拉关系,毕竟乱世多结交一些名士是极好的。
“小人不知,不过老爷形色颇为急迫,令小人赶紧找先生。”
“如此,我们便回去吧!”任易转身向张辽高顺两人告别。
司徒府内,正堂之上。
一群皇亲国戚已经聚在一起,群情激愤。王司徒坐在主座,面色阴沉。
董卓在两个月前废掉少帝刘辩,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十八路诸侯起兵反董。本来各个皇亲国戚以为董卓领兵在外,后方空虚,正是倒董卓的好机会。
然而今日,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竟然亲手毒死了年仅15岁的弘农王!也就是之前的少帝刘协。原本已经答应自己一起倒董的人,顷刻间因此而畏缩不前,自己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阵营正在崩坏。
王允见众人叽叽喳喳却无任何一人提出良策,高声道:“诸位皆为皇亲国戚,如此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如同贩夫屠户街市叫卖,与市井乱巷何异!”
顿时场面安静了下来,其中一人起身站出。
“我皇莆嵩世受皇恩,可今天见董贼势力竟敢做出如此逆天之举!当收到天下共讨之!王司徒,如今朝中昏暗,我心如刀绞!今日我等也管不了那么多,需在此共同商议如何诛灭董贼!如若不然,怕董贼班师回朝,我等的项上人头怕是也要被他砍去!”
众人一看有人带头,而且是曾经赫赫有名的皇莆嵩,便集体起身向王允拜道:“请王司徒发号施令!”
王允起身道:“不瞒诸位,董卓倒行逆施,朝中昏暗,有些人骂我顺从董贼,卑微下诺。我王允里外受气,今日见诸位而来,我倍感欣慰,这让我明白,朝中忠良懂我王允啊!”
王允面露感动之色,继续道:“说我一味听任,顺势归顺,尽量迎合,甚至顺从董贼,这没有错。若不让他放松对我的戒备,我如何站稳脚跟与他周旋。有时,我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他的信任。这样才能让他当作心腹亲信,对我不生丝毫疑心,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我处理。不然以董贼的残暴,诸位的项上人头早已经挂在门楼之上了。”
“多谢司徒高义!”
皇甫嵩拱了一拱,问道:“如今董贼领兵在外,此时正为良机啊!”
王允欣慰道:“前段时间,我收了一位义子,虽然年少,却颇有谋略,义真(皇甫嵩)所言极是,如今正是灭掉董卓的好时机。我已令人寻他而来,待会便由我儿给诸位商议。”
王允虽然贵为司徒,也明白当前的形势逼人,自己智拙心中其实已经惶恐,但又不能表露,便把希望寄托在了任易身上。
任易疾步而来,进入正堂,向王司徒敬了礼节,又对人群拜了一拜。未等自己开口相问,人群中的皇亲国戚便又炸锅了。
“此子尚未行冠礼,王司徒让他来商议如此军政大师,是否不妥呀!”
“如此机密要事,让已乳臭未干的小儿来参与,是否看不起我等的才智?”
...
任易回身道了一句:“诸位长辈在司徒府正堂如此喧哗,似乎不妥吧?”
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一旁的皇甫嵩点头微笑,对眼前的青年颇为赞赏。
任易询问了李儒毒杀陈留王的情况,眉头一皱。
“敢为义父大人,诸位长辈,大家是如何得知,李儒毒杀陈留王是董卓的授意呢?”
王允回道:“董卓传密信给李儒的信使,我曾有恩与他,传完密信后,他托人告知了我,正是董卓亲手写了这道密信。”
任易想了想道:“董卓领兵在虎牢正与十八路诸侯作战,按正常的情况来讲,他不应该会关注后方的事情,定然是李儒事前先写信给了董卓,然后才有了董卓的这封密信。”
王允疑惑道:“纬仪,这是何意?”
“董卓怕是要兵败而归了!”任易接着道:“若是董卓战胜,他不仅不会杀掉陈留王,甚至会专门在他面前炫耀战功,这样更能维护他的统治地位。”
皇甫嵩不解道:“就算兵败,他杀掉陈留王,难道不怕我等奋起反击么?这样不更激起我等的反抗之心么?”
任易分析道:“前几日,诸位见董卓率大军出征,怕是联络频繁,颇有共谋除掉董卓的行动吧?”
见众人默然不说话,算是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51355_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