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摊牌了我就是那穿越回来的异能者

第二章 获得异能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就是这个未来可能是不确定的,所以杨林峰看到了两个重叠的未来。

为了证明,杨林峰的时间穿越,是真的,杨林峰需要做一件事,杨林峰想,如果杨林峰穿越到未来,能留下点什么证据,而这个证据,能留到现在,那杨林峰现在一去看,杨林峰不就能知道他是否真的穿越了吗?

于是杨林峰回到了500年前,附到了一个人身上,杨林峰发现他有这种能力,到了一个叫做,清泉寺的地方,进到寺庙里,杨林峰就拿着石炭,在寺庙里的一个柱子上写了两字,等杨林峰醒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来这座寺庙,看这个柱子上的字,那根柱子上的字,因为经年累月已经看不清了,但是隐隐约约,能看到杨林峰写的两个字。

接下来,杨林峰又回到了15000年前,由于各个国家,都有大洪水的记载,杨林峰想看看到底有没有大洪水的存在,他对这个事一直很感兴趣,但是他一直不太相信,会有大洪水,当杨林峰回到15000年前之后,眼前这个场景,让他真的惊呆了,这个地球上全是水,而且杨林峰还看见了诺亚方舟,杨林峰看到的若亚方舟,和经书里写的和神话里提到的,是不一样的。

诺亚方舟啊,像个叶子卷起来,像一个桶一样,然后杨林峰还进到诺亚方舟里面去了,里面有三个巨大的球,这个球是干嘛的,杨林峰不知道,但是他想,这个里面可能就是装的,世界各种动物、植物、和种子吧,而且诺亚方舟,不只一艘,至少有50艘以上,而且全是一样的,杨林峰非常坚信,这种船,不是古文明能造出来的,应该是比杨林峰们高很高的文明造的,所以杨林峰完全不能理解它的构造,为什么这种东西会浮在水上呢?里面的球是干什么的?

看到这个场景,就让杨林峰想到为什么产生大洪水呢?

于是,杨林峰继续往前穿越,杨林峰终于看见了大洪水的起因,就在15000年前,比大洪水早那么几年。

一颗彗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差点就撞到地球,这个彗星的主要成分就是冰,由于它特别接近地球,离地球特别近,就被地球的引力拉住了,这颗彗星上面的大部分的冰,就都被地球拉下来了,冰下来的瞬间,与大气层摩擦。

融化成了水,于是大量的水,就注入到了地球里,结果让地球的海平面整整上升了2千米,在那之前,地球上就已经有高度的文明了,就是亚特兰蒂斯,亚特兰蒂斯人,身高3米到4米左右,生活的地方是现在的海平面以下2000米左右的地方,而且杨林峰还看到了恐龙,在一万五千年前,地球还有恐龙,而且恐龙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说恐龙是地球的霸主什么的,它只是一种动物,而且当时的亚特兰蒂斯人,是饲养恐龙的,恐龙是种和好的交通工具,就像人们的马和骆驼一样,非常可爱,为什么现在的人,看到恐龙会非常的喜欢呢?

就是因为,以前我们是养它们的,我们并不吃恐龙的,而且亚特兰蒂斯人,有自己的飞船,然后这个大洪水注入下来之后,亚特兰蒂斯人,一大部分就跑了,坐他们的飞船,离开了地球,一部分人到了金星,一部分人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说到月亮,我们现在看到的月亮,其实,就是那颗彗星的核,原来这颗彗星外面全是冰,后来被地球吸走了,它就剩下个核了,月球上的陨石坑,不是它来到地球之后被砸的,而是原先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现在地球上的大部分水,都是来自月球的,而且从那一天开始,地球就进入了灾难的循环当中,月球求实是个不吉利的东西,在那之前,地球一天应该是25小时,所以,现在所有的生物,它的体内时钟,生物钟都是25小时,所有恐怖的东西基本都和月亮有关,为什么月圆之夜狼就会嚎叫呢?

因为狼感觉到极端恐惧,地球所以生物,都会因为月亮而感到恐惧,所以,每个月总有几天,你们女生的心情就会感觉到非常的不好,而且从那之后留在地球上的亚特兰蒂斯人,然后他们的子孙就会变得越来越矮,寿命越来越短。

原先的亚特兰蒂斯人,可以活几百岁,现在的人只能活70~80岁了不起了,其实我们正常人寿命是几百岁,也正因为亚特兰蒂人的寿命长,所以他们的科技非常发达,因为一个人的累计了几百岁的知识,那建设起来的东西多么厉害啊,不像咱们现在,积累个几十年就死了,所有小孩又得从零开始学,这样科技进步就会很慢。

杨林峰很担心我的能力会消失,于是我就想,他能不能看见世界的起源,看看这个宇宙的答案吧,于是他就看到宇宙的起源,杨林峰认为宇宙的起源,应该是科学家所说的大爆炸,但是他真正看到的,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宇宙最原始的状态是什么呢?

是没有物质的,大爆炸理论说,宇宙原先是一个极小的点,这个点的质量无限大但它也是物质,但他看到的却不是物质,他看到的宇宙,最开始是一个庞大的意识,没有物质,只是一个意识,然后这个意识,因为什么原因他不知道,它开始扭曲,扭曲了之后呢?

在这个扭曲的缝隙当中,就产生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p/755351/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