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知道贾瑜会试第二名之后本打算大宴宾客,也算是告诉京城众人,贾家也要起来了。
可贾瑜不喜热闹,而且他也清楚贾府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以要专心准备殿试的名义拒绝了,贾府上下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敢说什么。
很快就到了殿试当日,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在黎明时分就得入宫,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之后才能开始颁发策题。
而皇帝会在考生们开始答题的时候出现,也算是考验学子们的心理素质。
贾瑜生的好,在一众学子当中分外显眼。
皇帝虽然早就知道贾瑜的名字,但这还是第一次真的见到他,倒是吃了一惊,也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要知道当今是打算给贾瑜一个前三甲的名头的,若是贾瑜生的对不起观众,那皇帝面子上也不好看。
贾瑜自是不清楚皇帝的心中所想,正专心在考题之上。
此次的考题,可以说是锋芒毕露,皇帝直接问出了若是有人2狗仗人势而视法度于无物该如何处理,若是有人求情又该如何解决。
总而言之,从这个考题上贾瑜嗅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不少考生看到这个题目,汗都下来了。这道题很明显是在针对勋贵,勋贵家中虽然少有嫡系子孙参与科举,可是旁系和家中的庶出都会选择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些考生虽不是勋贵出生,可也是托勋贵家庭的庇佑,这个题目可是将他们放在火上考啊。
若是回答秉公处理,勋贵们知道了,怕是会被报复,可若是回答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只怕此次难以全身而退了。
许多学子斟酌再三都不敢下笔,就怕踩到雷上让十几年的苦读付之一炬。
贾瑜思来想去便只能取中间地带,表达的意思只能说是冤有头债有主,不应牵连到他人,至于被仗势的那位治他治家不严之罪即可,小惩大诫即可。
不是贾瑜不想直接表明立场,可是如今还不到贾瑜彻底和勋贵撕破脸的地步,勋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上皇近些年来又越加体恤旧臣了,即便当今如今在朝中站稳了脚跟,也不能与上皇忤逆。
当今中途下来观看了不少考生的答卷,最后在贾瑜背后停了下来,对于贾瑜的回答,当今内心也是点了点头的。
当今也知道贾瑜如今不能和勋贵彻底撇清,这般回答在当今心里也是最为完美的。
贾瑜也感觉到了当今在自己身后,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专注于自己的考卷,光这份镇定在此次科场上就是佼佼者。
当今也不过在贾瑜背后多停了一会儿,面上还稍微显露出了些怒气,不少勋贵见了,一喜一忧,喜的是贾瑜肯定是向着勋贵说的,忧的是勋贵中刚出的人才可能会被圣上废了。
策论写完之后,最终所有考生将自己的考卷交了上去,学子们都一一出宫等待着发榜之日的到来。
ps:再拖一天吧,作者卡文了,不知道科举考完之后该怎么办了,想把贾瑜外放怎么办,可是外放也不知道怎么写,好难啊。如果循规蹈矩贾瑜就会进翰林院,更难写,挠头。
月票也不求了,求一波鲜花吧,或者哪位读者给个打赏也行。
难受,我不知道怎么写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08820_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