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着刘宏以前的性子,这个时候看到有人站出来,是肯定会不耐烦的。
要是心情不好,恐怕还要怼上两句。
但是今天,他的心情很好。
得了钱财的他,声音比之前还要响亮。
大袖一挥,很有气势。
“何事?”
“回陛下,司隶大旱,轻者减产,重者无收,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哪怕是洛阳,也并不好过。”
“臣听闻……河东郡里,甚至有人易子而食,甚是恐怖。”
“还请陛下拨款放粮,救济苍生。”
最近,他们大汉还是挺难的。
好不容易陛下勉强算是“贤明”了一点,不重用宦官了,但老天爷不给脸,来了旱灾。
还是比较严重的那种。
如果不能处理好,说不定……之前造就的贤明,一下子就没了。
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他们希望大家能过的好一点,别出乱子。
最好,能歌颂一下功德。
那样的话,他们这些臣子也能跟着沾沾光。
但是他们知道,想要做到这点,还是挺难的。
首先,就要赈灾。
可赈灾,不是一件容易事。
从古至今,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他们愁啊。
别说他们了,哪怕刘宏脑子不好使,比较昏庸,他也愁。
民不聊生?
易子而食?
这,像话吗?
在他这位明君的治理之下,出现这种事情,他很不爽。
尤其是想到之前那些百姓跪下高呼他圣明的场景,他就更不爽了。
百姓那么对他,他也要好好对待百姓才是!
要不然以后那种话,上哪听去?
想到这里,刘宏一咬牙。
反正他最近得到的钱数都数不过来,这次,干脆就拿出去一些,赈济灾民。
毕竟,被百姓高呼圣明的那种感觉,还是不错的。
他,还想再听听。
就当是拿钱买高兴了!
“好,朕个人出五……”
他准备说五十万钱,但话到嘴边,他硬是跺了跺脚,换了个数字。
“朕,出一百万钱,买粮救灾!”
“司隶州其下各郡,即日起,开仓放粮!不容有失!”
“此事,全权交给王丞相处理,即日前往河东郡!”
“易子而食之事,朕,不想再听到!”
刘宏已经有点依赖上王盖了,什么事情都想让他去办。
以前,是收钱的事。
这次,是为百姓做事。
说来也怪,第一次吩咐王盖为百姓做事,他心里还蛮激动的。
而且,愈发觉得自己是一位明君了。
王盖当即领命。
其他人,则都是激动地抹起了眼泪,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
之前那位贪财的陛下,一转眼,变得这么阔气。
竟然一口气,出了一百万钱。
这,不得不让他们刮目相看。
他们发自内心地拜倒在地,齐齐高呼:“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他们是真的动容了。
一些老臣,甚至老泪纵横,不能自已,连连高喊:“陛下都能为天下苍生如此付出,老臣,老臣也愿意倾尽家财,共济百姓!”
“老臣,老臣也一样!!”
“臣也一样!”
“……”
一时,朝堂之上,都是喊自己要出钱的。
王盖站在前面,看着这一一幕幕,听着这一声声,也不禁为之动容,有些泪目。
此时的大汉,不像后世。
哪怕风雨飘摇,也仍然一心,不会出现让人出钱一个个都说没有的滑稽之事。
他暗暗下定决心,此次,必定不负众望。
……
退朝之后,王盖破天荒的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了天下商会,准备问些事情。
房中。
王盖和郭侠对面而坐。
“最近,粮价多少?”
“洛阳附近,之前的粮价大概两百钱一石,最近的话……有些上涨,三百钱一石的有,四百钱一石的有,五百钱一石的也有,极其不稳定。”
“总之,大都在五百钱上下,保持原价的,很少。”
“我们天下商会一直遵循公子教诲,只收粮,不卖粮。”
“最近的支出,也多了不少。”
王盖敲着桌子,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只收粮,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51038_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