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躯开启的同时,与自己相性相符合的白起便成为了自己的本命鬼将。
白起站在宁寒身后,古之神将,唯独臣服于强者之下。
“当年被君赐死,不入地狱,吾不屈的意志飘荡天地之间,千年来,唯有你能突破吾设下的极限,吾愿臣服。”
宁寒看着白起,笑道:“我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白起心中不解。
而宁寒知道,他初来来个世界的时候,也不过是一缕残魂而已。
也正是如此,才能与白起的意志进行融合。
开启了足以纵横大唐,所向睥睨的武神系统!
彼此之间,只能算是相互成就。
“武安君已经等了千百年了,可以休息一下了,明日出发去河北,你应该很熟悉。”
“三晋赵地,四十万赵军幽灵,是该祭拜一下了。”
白起的平静的说着,那死在自己手下的四十万赵军的怨魂,在这千百年来成为了他心中最大的梦魇。
此心障不解,他终究心有戚戚。
白起重新走回了黑雾之中,宁寒跳入了院后的潭水之中,吸取了浑身的的汗水和污垢,看着自己如同重铸的身体,心中能够感觉到一股庞大的力量涌动。
洗漱结束,躺在床榻上休息了几个时辰,趁着天还未明,马滑霜浓,悄然离开了邙山,沿着官道缓缓向河北行去。
此时的李世民也率领着五万大军,从函谷关出发,直奔河北洺州而去,
造反就像是一种流行病。
当刘黑闼在大唐风卷残云一般的攻城略地的时候,河南的徐圆朗见李世民率天策府众将回长安,领命攻伐刘黑闼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个机会。
相比较刘黑闼的风卷残云的势头,徐圆朗的造反,更适合用雷厉风行来形容。
李世民回长安之后的第三日,宁寒刚刚渡过黄河渡口,距离河北还有些日子的路程的时候,身后就听说了徐圆朗的动静。
这让宁寒的脚步不得不停歇了下来。
他心里有些疑惑,这些人是都无可救药了吗?
这徐圆朗竟然不先掂量掂量自己是什么东西,竟然也敢造反了?
宁寒停下了脚步,掉头又回了黄河南岸。
此行北上,要先消除了后顾之忧,方才能安心。
更何况徐圆朗虽然不是东西,但如果战火席卷到了洛阳,那依旧会是不小的麻烦。
宁寒行至黄河河畔的同时,站在官道渡口稍等了一段时间。
按照李世民出兵的路线,此地应该是必经之地。
约莫过了四五个时辰,一阵轰隆隆的声响从远处传来,宁寒从驿站之中抬头看去,看着远处升腾起来的烟尘,以及这浩大的声势,便知道是李世民率军过来了。
大军从官道上奔袭而过,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等人,驾马行至驿站外的酒桌前。
“子清,你在等我?”
宁寒点了点头:“本想到河北去看看战况的。”
李世民此时叹了口气:“看来你已经知道了徐圆朗反叛的事情了。”
不用说宁寒,就连李世民也想不明白。
为什么连徐圆朗这样的人都敢明目张胆的造反,好好活着对这些人来说,就这么难么?
“我本来也不解他为何找死,后来明白了,他本就是一方贼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殿下不必费解。”
在唐初的乱世群雄之中,徐圆朗在墙头草的技能上,已经点到了极致,或者说他身上的造反属性,早就已经昭然若揭。
徐圆朗本是兖州人,隋末乱世,落草为寇。
隋朝大业十三年,起兵造反。
不久后,归附李密的瓦岗势力。
李密败亡之后,他又麻利利的降唐。
武德四年,窦建德南下救援洛阳之时,他又叛唐归附窦建德。
窦建德败亡之后,他又降唐。
李渊非但没有怪罪他,还封其为鲁郡公,任命其为兖州总管。
按理说,到如今四方几乎平定,大唐一统天下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他也该消停一下了。
可谁知道,就是这么一个反反复复的小人,找到了一丁点儿机会,就又跳了出来。
屡反屡降,屡降屡反。
有些时候,这些小人物比真正的大人物还能折腾。
李世民对宁寒说道:“你有所不知,徐圆朗起兵不足一日,山东诸郡,兖州、郓州、杞州、伊州等八州豪强纷纷响应,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恐怕也是让人头疼的一股势力。”
宁寒对李世民说道:“殿下不必担心,这种杂鱼,我帮忙除之便可以了,殿下专心应对刘黑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子清能出手,那我便放心了,我给你精兵五千,如何?”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744502_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