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
正此时。
湘潭大学的某个公寓楼中。
老教授张华,戴着老花镜,躺在躺椅上,紧紧的盯着一张打印纸上的半首诗。
正在此时。
他那久未使用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喂!我是张华!”
“老师,我是刘安宁啊!”
张华推了推老花镜,眼神一热:“诗的下半首找到了?作者是谁?”
马上一周时间了。
那半首突然出现在网络上的半首诗,让整个华夏文学系,以及诗词界的所有人都沸腾了!
半首!
但,只有半首。
这在是最磨人的。
所有人都疯了一样,在网上寻找剩余的半首诗,以及这半首诗的作者,刘安宁能如此激动的打来电话。
不由得,张华也激动的呼吸急促了起来。
电话那一段。
刘安宁一惊,急忙说道:“老师,您,您别激动,注意您的血压!”
张华一瞪眼:“那你倒是快说啊!这首诗的下半首呢?还有,这是何人所作?”
“不,老师,您别急,听我说!”
刘安宁组织了一番语言,说道:“老师,这首诗的作者,就在《向往的生活》拍摄地,翁草村,他是张紫风的老公,现年大概23岁的王冬!”
什么?
23岁?
王冬?
《向往的生活》
23岁就能创造出这样的诗?
那他今后,在文学的造诣……
“那,小刘啊!他是哪个大学的?他,他,他……”
“老师您听我说完!”
“那王冬,就在刚刚在《向往的生活》拍摄地又弄出了半首诗!现在,我给您发邮箱里了!整个网络上,所有人都在议论这首诗!”
“什么?!又,又又又弄出了半首?这个败家子啊!”
张华气的一拍大腿:“这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隗宝,他,这是怎么了?前一首诗都,没弄完,怎么又弄出了一首?”
虽然张华这样说,但他依然匆匆打开了电脑,点击邮箱,打开了那个音频文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我的天!”
张华骇然了。
这首诗的意境……
这首诗中,那一种俯瞰众生,以及那种诗意中是飒然,这种意境……还有谁能写出这么豪迈的诗词?
虽然诗句很平淡,没有华丽的文字渲染。
但,这首诗的意境,却让这首诗,升华了!
但。
为什么还是半首诗??
“刘安宁,这,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又是半首?这是为什么?”
张华疯了。
彻底炸了。
这样的败家子儿啊!
这首诗若是整个全部写出来,那,古往今来,还有几人能超越?
电话那端的刘安宁满脸苦涩。
“老师,您,还是去网上看看吧……所有人都因为这半首诗疯了……”
张华越是听这首诗,越是看着视频中,王冬在模样,以及那苍劲的字迹。
他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算了,算了,你这办事效率,果然靠不住,你马上给我从大学人事调派部,给我申请一架直升机!我要亲自去翁草村找王冬!”
刘安宁,懵逼了。
“老师,您疯了?你今年都八十九岁了啊!”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41168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