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满江红

第三十章 南京税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时分。宫里太监们刚要掌灯。

“臣郑三俊叩拜陛下。”郑三俊叩拜行礼。

“现在正是晚膳时分,你可曾用膳?”朱由检问道。

“臣不饿,且公事要紧。”郑三俊谨慎的回答。

“民以食为天。朕也不能让臣子饿着肚子。”朱由检对王承恩说:“让人准备一份饭菜,等下让郑三俊用了晚膳再出宫。”

“是,陛下。”王承恩领旨后就下去了。

“吏部推荐你为南京户部尚书。朕听说很多官员都觉得南京六部是不管事的虚职,你如何看?”

“做臣子的但知忠心为国任事,且国家设官任职,自有深意,不存在虚职实职之分。”郑三俊的回答中规中矩。

“南京作为朝廷税赋所在之地,朕对南京户部尚书这个职位还是很重视的。”朱由检主动先说。

郑三俊似乎是意识到什么,马上说:“陛下,南京虽然是朝廷税赋重地,但税赋压力也到了极限,不能加派了。”

朱由检不置可否:“哦,你说说理由。”

郑三俊解释:“臣是南方人,赋闲后在家也关心国家,因此多少算是了解一些。太祖时定天下民田亩税3升、官田亩税5升、重租田亩税8升、没官田亩税1斗2升。江南的苏州、松州、嘉州、湖州因为张士诚的缘故而税赋最重,亩税2-3石。直到英宗复辟之后才真正减轻江南赋税。其后万历朝实行一条鞭法,要求改纳粮为纳银。刚开始是很方便,大家只需要缴纳银子即可,不需要输送米麦等粮食。可银子总是有限,而正税之外,又有加派,此后百姓都在为如何寻找足额白银纳税发愁。大明虽然发现铜钱,但不能用铜钱缴纳税赋,只能用白银。无力凑够足够白银缴纳的农户只能逃亡。不但农户如此,官员也愁。农户没有足够白银缴纳,州县就不能完成每年岁额,考绩就低,甚至被弹劾、罢免。江南税赋本来就比其他地方高,除开正税,目前已经每亩增加9厘的加派。而白银稀少,就算想要完成纳税也必须找到足额白银才能纳税。南直隶每年输送京师粮食岁额是82万7千石,如今已经增加到数百万石,以臣的估计,南直隶仓库粮饷不足一个月军饷耗用。江南民力困极,若要加派,江南也难以持续。”

朱由检听了为之一愣,他没有想到江南税赋竟然比其他地方高。他一面在心里盘算着,一边面不改色的问:

“朝廷辽东战事急需军饷,江南赋税有枯竭,以你看,应该如何办?”

郑三俊回答:“臣认为应该采取三个措施:一纠察宿弊,清肃贪吏;二兵部要清查虚增、假冒之军饷;三减收江南芜湖、淮安、杭州三关之关税,纾解民困。”

朱由检继续问:“你可知道朕让盐商捐款赈灾江南水灾一事?”

郑三俊回答:“臣知道。”

“你怎么看?”

“臣不反对盐商捐款赈灾,但州府盐务专卖权一事,臣担心盐商在其专卖盐务州府内肆意提高盐价,苦了百姓小民。”

“此事不难解决。关于盐价问题,可让京师和南京户部各自核算南、北方各省盐价所需耗费,加上一成利,作为各省府盐价。获准盐务专卖权的盐商在所获准专卖的州府,只能以户部核定的盐价出售,即可避免盐商加价、小民无力买盐的问题。”

“陛下如此一说,臣就没有其他看法了。只是臣觉得让盐商捐款解决水灾,而非朝廷解决,颜面上有些不好看。”郑三俊回答。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朝廷无力解决。好了,言归正题。今日朕召你入宫,主要是想要让你帮朕在南京做几件事。”

“陛下但请吩咐,臣必定尽力!”

“好。你要记住你这句话:必定尽力。朕要你做的事情,其实和你南京户部尚书也是相关。第一件事就是早上郭允厚汇报,盐商赈灾捐款,还剩下50万两白银。朕让郭允厚押解10万到京作为辽东军费,还有40万作为江南灾区苦难农户所需种子、农具的振贷,每户贷给5-10两,两年收回。你到南京首先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优先让江南受灾地区恢复。

第二件事是今年南直隶、湖广、两浙等南方省份,所收税赋以本色为主,折色为辅。愿意折色的,可以用铜钱缴纳,不得规定非用白银。

第三件事情是今年漕粮输送问题。湖广、江西两省漕粮让操江水师分段输送到南直隶水师松江处。江南财税七府的漕粮由州府自行输送到南直隶水师处。两处漕粮汇集后,由南直隶水师运送京师或登莱。这件事情,由你和南京兵部尚书安排处置。南方漕粮不必全部输送,留三成在各省州府以备兵饷和放灾荒。

第四件事是朕早前宣布开设A门等14处市舶司,允许商民出海和夷商出入贸易。除天J和登莱为京师户部管辖外,其余12个市舶司都由你南J户部尚书管理。你到南J后,每个市舶司派遣一个户部郎中前往,负责市舶司税银入库管理和押送,并建立各地市舶司关税账目,每3月报送南J户部,年底由南J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734063_3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