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个历史悠久的名城。早在西周时,便为陪都,隋唐为东都,其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文化发达。杨玉环虽是寄养在叔父杨玄璬家,可杨玄把她当着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对她的生活和学习也非常关心,并请来高士为她精心教习歌舞、音乐等才艺。其精心培养,无微不至。
在当地来说,杨家也算得上是名门旺族,在这里较有影响。杨玄璬虽然官职不高,且家道中落,但也算得上是名门旺族之后,受到有较好的家族遗风的熏陶,对侄女杨玉环培养也很用心。十四岁时,便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算得上是洛阳城里有名的大美人,且琴棋诗是增加了她的妩媚。
杨玄璬虽在河南府虽官职不大,但毕竟是在洛阳做官,又有相当广泛的社交,这为日后杨玉环的出名,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说来也巧,就在杨玉环十四岁那年,正好是玄宗带着家室来到洛阳居住。在咸宜公主出嫁时,又遇上了寿王,使这位民间女子一步登天,成为皇子李瑁的王妃。而且夫妻十分恩爱,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随行玉真公主的宫女太监共有三十多人,从寿王府出来,簇拥着两顶暖轿,往骊山缓缓而行。途中过了两道河,特别是走过渡霸河不久,便进入山林。因在高大的叶阔树林下穿行,让他们都有阴森森的感觉。特别是杨玉环初次经过这里,浑身发凉。好在她对骊山离宫的生活充满幻想,虽然有些紧张,但能承受。
玉贞公主停下轿来,命宫女来到杨玉环轿旁,询问她是否适应山里气候。杨玉环让宫女向玉贞公主表示谢意,自己感觉还好。
其实,杨玉环坐在暖轿里心情很好,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感到新鲜,都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山风穿过树林的呼呼声很大,她并不在意,有时还拉开轿帘,观赏大山层峦叠障的独特风景。
玉贞公主见杨玉环回话,这才放心地命起轿。走过一道小坡,
跟在杨玉环暖轿边的宫女又一次告诉她,离宫快要到了。
听到宫女的话,她不禁打了个冷噤。不知怎的,她盼望早一些到离宫.但又害怕见到离宫。觉得离离宫越近,心情越是感到紧张,甚至有些惶恐不安。
这是怎么了?她镇定了一下,稳定了一下情绪,并反复叮嘱自己,见了皇上,自己一定要平静,千万不要慌乱,否则会有失体面。
一行人继续向东而行,也许是走累了些,侍从脚步放慢了些,缓慢地穿过森林,翻过山岭,眼睛前霍然开朗,杨玉环在暖轿里听到宫女们高兴地说:“离宫总算到了。”
离宫到了?杨玉环忍不住从轿帘的缝隙向外察看,可看到的还是山,根本没有看到离宫的影子。离宫在什么地方?宫殿有多高大?周围是怎样的景色?带着这些疑问,使她心中产生了一连串的好奇感。
离宫现在对她具有很大的诱惑,她忍不住又轻轻拨开暖轿帘,用更大角度搜索着,但出现在她眼前还是树林。不同的是,他们走出了山路,上了宽大的驿道。
她见脚下的驿道较为平坦,估计这便是直通离宫宫的主道。杨玉环突然想到,这些年来,不知有多少青年女子,被皇上从这条驿道上带进离宫,不知她们在离宫里生活的命运如何。想到这里,她又充满惶惑。
不过,骊山的故事,杨玉环曾读到过。现在,她亲临其地,非常感慨,甚至自问道:“西周的褒姒陪同周幽王上离宫,难道也是这条驿道的?”
一千多年来,哪一位帝王不是拥着爱妃,从这里走进离宫风花雪月,可是他们后来怎样了?
后来的情况不须深思。皇上也是男人,没有哪个男人不是喜新厌旧。就像吃最喜欢的美食,时间长了,再美也感到乏味。
自古以来,红颜薄命啊!
想到这些,杨玉环不禁打了个冷禁。
自己如果进了后宫,也会是像她们一样的遭遇吗?
不。杨玉环觉得,凭自己的才智,决不会定!
想到这里,她信心十足。
杨玉环觉得,现在,要集中精力做准备,如果与皇上见面,一定要给他一个惊喜!
她曾在家中两次见到过皇上,当时一点也不紧张性。她记忆最深的是,皇上的眼光不仅热切,而且颇具穿透力,一眼便让她脸热心跳。
当暖轿停在离宫前面停下,一群宫女拥上前来,拨开轿帘,玉真公主将杨玉环从暖轿里接了出来,被宫女们簇拥着,径直向内宫走去。
众宫女热情有礼,杨玉环感到了自己的地位了,对宫女们看都不看一
眼,不一会便看到前面是一个石门。
离宫虽坐落在骊山坡脚下,但骊山的离宫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3325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