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让他们种田去先别问,我很快就有动作的,绝对不是传统的种田,那岂不是倒退回去了么?”
原来,刘云建造的第二个大型海水淡化基地在连云港建成了,现在输水管道已经铺到陕西里面去了,未来还要经过甘肃,最后进入xīnjiāng,到时候将有一条长江的水资源灌进塔克拉玛干沙漠,昔rì寸草不生的沙漠也能变成森林和良田、牧场。
除了xīnjiāng沙漠需要改造,还有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昔rì是关中沃土,唐代时曾经养活了长安这样一座世界第一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但后来水土流失严重,关中的农业衰败下去,再也没法恢复盛唐景象了。如今,云龙公司的淡水已经输送到陕西,已经开始灌溉黄土高原了。现在,云龙公司需要做的就是招募人手去搞新型农业。
另外,天津海水淡化基地的第二期工程也完工了,输水能力更加强大,源源不断的淡水已经输送到内蒙的戈壁滩,刘云也已经开始招募人马去内蒙植树造林,改造荒漠去了。
虽然这么庞大的输水网络已经花去云龙公司将近一千亿元的巨资,但每天也产生着巨大的价值,三四亿人每天使用云龙公司的水,这本身就是一份巨资收入。再者,以后依靠海水淡化搞起来的农场、林场,收益的六成是云龙公司的,剩下四成算是土地使用费,这是刘云和hx达成的协议。
于是,出口企业的劳动力安置问题解决了(这项工程非常庞大,需要很多人去开发荒漠),剩下的是石油问题。
石油这种东西,对刘云来说早已经是浮云,超低级的原始能源,如果他想合成,那非常简单,抓一把能量晶体作能源,然后抽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中的氢,马上就能合成无数碳氢化合物,纯净得地球人不敢想象。不过,如此纯净的碳氢化合物可不是石油,因此,刘云可以模拟一下标准石油的比例,什么辛烷、己烷、庚烷、烯烃、芳香烃,什么都弄一点进去,其他元素也放一些进去,最后弄得颜sè黑乎乎的,跟一般的石油没什么区别。这样,石油也有了,大气中的含碳量又能减少一些。
不过,这里面得做些掩人耳目的措施。
一个月前,刘云已经在广西北部湾某处建了一个大型造船厂,目前已经开始建造一些民用船只,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现在,刘云购买了两艘十万吨级的大船,一艘是油轮,另一艘是货船,本来都是远洋航运的船只,但现在没法出口东西,石油又运不上来,所以航运公司将两艘船折价卖给刘云。
于是,刘云将它们拖回北部湾船厂,仅仅五天之后,就有两艘新的巨舰驶出来,外人会以为,云龙公司在短短时间内改造了这两艘船,实际上却不是。
因为,刘云拉出来的两艘巨舰,一艘是新改版的“郑和”级武库舰,另一艘则是十万吨级的水面工程船。而上面的船员,全部都是智能机器人伪装的,即使外人登船也看不出任何破绽。
正当这两艘巨舰下水的时候,一些军迷恰好把照片拍了下来,并传到网上,标题为“北部湾惊现超级战列舰”,一时间引起不小的轰动。有人感叹云龙公司的改造能力太强了,更有人嘲笑中国浪费资源,都什么年代了还造二战时期的战列舰,还讥讽说这种战列舰别说拉出去和美国打,就算和菲律宾、越南这种小国打仗,也会被现代反舰导弹打得满地找牙。
嗯,也不怪人们误认为这是战列舰,因为这艘改版的郑和级武库舰拥有12门480毫米轨道炮,分为4个三联装炮台,前后各二,整艘战舰排水量达到8万吨。在军迷们看来,这种“火炮”除了炮管是方的(炮管内装超导线圈,方形轨道),比较怪异之外,怎么看都像二战时期的大炮巨舰。嗯,除此之外,舰艇外形比较现代,有考虑到隐身设计,有些细心的网友还能分辨出防空导弹垂发装置,但没有找到反舰导弹。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艘过时了的战列舰。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郑和舰的主炮shè程2000公里,是标准的远程轨道炮shè程,光是这个shè程,就比现在绝大多数的战斗机作战半径远了。刘云抛弃了旧版郑和舰的远程反舰导弹(3000公里以上shè程)、反卫星导弹(可以中段拦截)等目前不必要的武器,腾出的空间多装备了一套三联装主炮(以前是3座,现在是4座),而且载弹量也增加了。
然后,新版郑和舰各处拥有160门激光防御炮,这些激光防御炮都做得很小,但能量很强,这对刘云一点难度都没有。因此这艘郑和舰可以面对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饱和攻击。
战舰中部有一个2*2的可开启式停机坪,可以停放四架垂直起降飞机,一般停放“鹰眼”预jǐng机,一来预jǐng,二来也可以在没有卫星的地方实现远程制导。
还有,这艘郑和舰已经没有核聚变反应堆了,也不用燃油、核裂变等落后能源,而是直接使用少量的能量晶体,这样,动力系统更加简洁,这就又提高了它的载弹量。
除此之外,各种反潜导弹、鱼雷是必须的,不能只面对水上威胁,而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