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葛亮:我家主公实在是太谨慎了

012:新-草庐“隆中对”(求支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诸葛亮见法正犹豫的神情,当即反应过来,说道:“此非让你们自作主张,而是鼓励大家心在团队。”

法正不解。

诸葛亮继续解释道:“譬如说,若主公未让士元来协助开荒之事,士元便在一旁不管不问吗?”

一旁的庞统摇头,随后补充道:“孔明助我发布求贤令,便没有得到主公的要求。”

法正恍然大悟,总结道:“臣子之间应该互帮互助。”

诸葛亮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仅仅如此。”

“眼光要放大,放开,正如士元所言,主公之言,皆有深意,我们便要透彻的了解主公心思,为主公分忧。”

“你可知,主公目前定下的国策为何?”

这事刚定不久,法正并不清楚,于是摇头问道:“是何?”

诸葛亮指了指屋外扛着锄头陆陆续续集合的村民,道:“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从这国策中,你能揣测到主公深意吗?”诸葛亮问。

法正何等聪明人,虽然失忆,但军法谋略却是信手拈来,回答道:“今天下巨变,强敌四起,我蜀汉战力不算顶尖,初期应以防御为主,户蚌相争渔翁得意,主公是想做这渔翁。”

诸葛亮微笑,摇头道:“非也非也。”

法正眉头紧皱,道:“为何?”

诸葛亮起身,拿着鹅毛扇,一指天边,道:“你可知这方世界的强敌有多强?”

“你可知往西千里,便是大汉始祖刘邦?”

“你可知长安被嬴政所占?”

“你可知后世不亚于大汉的大唐,大宋,大明,也将与我们相争?”

“这乱世,没有渔翁。”

“户蚌相争,谁赢,便会有能力反杀渔翁。”

“所以,唯有以战养战,吸收他国战力,才能最后一统天下。”

诸葛亮说的激情豪迈,法正和庞统体内的热血都被唤醒。

不过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他们终究是智力90+的人。

于是法正问道:“那主公定下的国策不是……”

诸葛亮哈哈大笑,道:“这正是主公的高明之处。”

庞统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他以前也一直认为主公想当渔翁来着。

“其实,除了以战养战夺取天下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可走。”诸葛亮重新坐下,喝了一口茶,继续道。

庞统法正二人,非常急切,死死的盯着诸葛亮。

“主公说过,这方世界,乃多个朝代同台相争,有些朝代之间,还有世仇,譬如高祖与嬴政,你觉得若有一天,高祖再次兵临长安,打败嬴政,嬴政手下的人会转投大汉吗?”

庞统和法正摇头,因为只要不是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大秦的人肯定不会归降刘邦,因为他们还有其他的去处,他们还有报仇的机会。

二人很快反应过来,同理,以战养战,吸收其他势力的想法的确可行,但若想将那势力全部吸取,却是几乎不可能。

因为还有退路,还有报仇的机会。

“除此之外,主公还说过一句话,叫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乱世百姓便是涛涛江水,若得民心,便可事半功倍,若失民心,则国家危矣!”

“据我所知孝直你是逃难而来?”

法正听得入神,突然被点名,一愣,随即解释道:“是的,与我同行逃难而来的还有不少。”

诸葛亮又对庞统问道:“士元最近是否有发现?”

庞统自然知道诸葛亮问的什么,道:“永安群四周之民,有大举往永安迁移的动态。”

诸葛亮哈哈笑道:“主公高驻的墙,并非防御工事,而是这天下百姓的民心,正所谓,没有对比,便没有优劣,主公一心为民,天下皆知,百姓归心,何事不成?”

“主公广积的粮,也非兵装粮草,而是吸引其他灭亡势力将领的信号,就像士元此次的招贤令一样,当主公展现出他底气的那一面,无数将领谋士,都会来降,到那时,多线作战,亦有何不可?”

“至于缓称王,那是主公的决心,以及强大的自信。若天下民心所向,世间名将谋士来投,这天下,谁也别想从主公手里夺走!”

法正和庞统如醍醐灌顶一般,楞在原地,久久不语。

原来这才是主公的心思。

原来这才是主公的豪气。

原来,这才是他们所追寻的主公!

诸葛亮很满意二人的反应,道:“此便是我说,我等应该在主公未详尽安排的事上,也要尽心尽力。”

“对了!”

诸葛亮突然严肃道:“此事,亮只告知于你二人,切莫外传,防有心之人利用。”

二人浑浑噩噩的应道,随后被诸葛亮赶走,让他们回去慢慢消化。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p/726664/15.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