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仲自一开始就没打算用吕氏学院给自己带来的声望压制各党派。
他最初开设学院的目的便是用学院的声势来使吕家在与朝中各党派的对抗中不落下风。
这是他最初的目的。
但随着学院一座一座的开设起来,吕家声望一日一日的水涨船高,积分一天一天的刷个不停。
学院的另外一个作用也逐渐体现了出来。
事实上吕仲一早便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他没继续把这一点继续深入贯彻。
因为在他看来,学院的目的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持续为吕家输出声势。
可一旦吕家的声望足够,或者说吕仲自身的声望达到一定地步,那对他实施朝政革新,肃清党争就不会产生影响么?
显然是会产生影响的。
因为民意是朝政实施的关键,只要民意顺从,那吕仲的朝政革新就没有被反驳的点。
朝中那些党派唯一所能反驳吕仲朝政革新的原因只能是吕仲的这些举措触及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如果他们用这个来反驳吕仲,那对吕仲来说简直就要太简单了。
无非就是怼人吗?
怼人还不简单么?
张元明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说吕仲开设学院乃是为了民意。
在他看来,吕仲只要牢牢的抓紧民意,那他对朝政的革新就可以顺风顺水,毫无波澜。
万历皇帝与福王对此也表示赞同。
福王道,“若阁老当真能革新朝政,那势必能清除朝中积弊,于我大明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件好事。”
万历皇帝点头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朕已经将阁老提拔到现如今的位置,那他无论做什么,朕都该支持。”
“张爱卿,你传朕口谕,御赐吕氏学院金匾一块,命工部精心打造,不得懈怠!”
......
相比于皇帝,福王等人,于慎行此刻就没这么好的心思还打算送吕氏学院匾额什么的了。
高常远望着于慎行一张快要滴水的脸,心中一阵打鼓。
他其实也知道,于慎行此刻已经察觉到吕仲要对朝中各党派势力动手,只是他作为一个礼部尚书,所能触及到的核心之事还是太少。
赵志皋从外院进来,瞧见于慎行的脸色,当即叹道,“怎么?于老也察觉到不对劲了?”
于慎行闻言只是一阵冷笑,“现如今满京城都在传他吕仲如何如何,老夫又不聋不瞎,怎么会察觉不到。”
吕氏学院的动静太大了,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于慎行问到,“东林党那边什么情况?”
高常远急忙拱手,“张卫似乎没打算怎么着,他在朝中的势力远不及我们,我们都没动手,他哪里敢有什么情况。”
东林党乃是以东林学院为基础的党派,顾宪成在扬州以及其他地方书院之中制造渔轮,获得地主阶级的赞同,可实际上他们在京城内,并未得到较多的支持。
因为京城内的都是些大官权贵,他们乃是比地主阶级更高一级的权贵阶层。
在这些权贵眼中,那些个地主要那么多利益作甚?有那么多似有利益,还不如拿来孝敬自己呢。
所以他们对东林党的言论实际上并不是很赞同。
只是他们其中有一小部分也属于地主阶级,所以东林党在京城中也得到了一些支持。
其中,便以内阁张卫为首。
赵志皋闻言,脸色微微一沉,“张卫这几年虽然在朝中不怎么说话,但顾宪成在扬州可算是给他撑足了面子。”
“高大人莫要小看了张卫,这个人不是面上看着这么简单。”
高常远闻言,急忙连连称是。
这时,于慎行有些不耐烦的道,“诸位对吕仲到底什么意见,难道任由他在京城中不断势大?”
这话一出口,高常远与赵志皋均是沉默。
两人心里当然清楚不能任由吕仲不断势大,可事实上吕仲现在在朝中的地位远比他们高,要想对付吕仲,可不是那么简单。
赵志皋沉默一阵,而后试探性的道,“我们可以让沈一冠先出手,先观望观望再说。”
“那日在翰林院我们也瞧见了,吕仲对钱财之爱,恐非常人所及,若沈一冠再度以钱财来试探吕仲,结果一眼便知,到时候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对于那日在翰林院中的所见,赵志皋与于慎行可都是谨记在心。
毕竟那是他们投一次和吕仲打交道。
而吕仲给他们的印象,也就是唯财是从。
所以赵志皋认为沈一冠如果要出手,那必定是从钱财这方面着手。
谁知高常远却摇头道,“沈一冠恐怕有此力,无此心。”
“如何?”
赵志皋问到。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来源4:http://b.faloo.com/p/5702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