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以北城为主城区,北城相对于南城较为繁华。
南城朱雀门附近,大都是一般人家消费的地方。
每到夜晚,位于朱雀门不远的州桥夜市便开张。
“好吃的挂面咯!”
“蒸鹅掌、蒸鸭掌咯。”
“馎饦面咯……”
夜市内,张灯结彩,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来往的客商脚夫旅客,络绎不绝。
薛映的父母就在夜市前摆了个摊子,做的便正是馎饦面。
馎饦面是唐五代流传下来的特色,通俗点说,就是面疙瘩。
薛映父母见到薛映后,脸上洋溢着幸福。
“映儿,你来啦?快快,饿了吧?我给你做一碗新鲜的面片儿,老太婆,快去打一碗面片烫,多放点胡椒,我儿喜欢吃胡椒。”
薛映见到薛父后,脸色并不是太好,有些不悦的道:“这些是我的朋友,你看不到么?”
薛父这才看到陈渭等一行人,忙不迭招呼道:“都是映儿的朋友啊,快坐快坐,老太婆,多打几碗面片,多放点猪肉!”
陈渭笑着和薛映父母点头招呼。
州桥夜市的人很多,但薛映家的面摊却门可罗雀。
等薛母将面片端来后,陈渭和赵简几人便吃了起来。
味道和寻常家里做的馎饦一样,要有人来吃就怪了。
陈渭看了一眼忙碌的薛父,偶尔见瞥见老人家虎口的老茧,顿时明白起什么,到也不点破。
这种虎口的老茧,绝不是干一些粗活便能形成的,这是长期拿刀造就的。
想不到薛映的父亲倒是个练家子,不过看薛映的样子,应该还不知晓。
“薛大叔,你这馎饦多少钱一碗?”陈渭开口问道。
薛父急忙道:“不收钱,不收钱咧!你们都是薛映的朋友,俺老汉咋能收钱?”
陈渭无奈的笑了笑,问薛映道:“多少钱一碗?”
“十文。”薛映开口后,又觉不妥,道:“我请你们吃的,钱我来付。”
陈渭笑道:“和自家父母还这么客气作甚?他们会收你的钱?”
薛映没有吭声,但已经将钱掏了出来。
陈渭没有理会薛映,自顾和薛父攀谈起来。
“薛大叔,你这一日大抵可有多少收入入帐?”
说及此,薛父脸上露出一丝赧然,道:“大概百文钱吧,哎,吃的人很少咧。”
陈渭笑着对韦衙内道:“去置办一口铁锅来。”
韦衙内正吃着面,有些木然的问道:“铁……铁锅?干啥?那玩意不便宜!”
在宋朝,虽然铁锅已经有了,但也只有权贵人家才会置办,寻常人家则还是以唐五代的缸炖、煮为主。
“等会请你们吃点新东西,我来做!”
韦衙内笑道:“斋长,莫闹,君子远庖厨,道理我还是懂的,你会做菜?别闹……”
见陈渭脸色一变,韦衙内急忙撅着屁股跑开了。
不多时,一口大铁锅就被韦衙内抗了过来,按照陈渭的指示,已经将薛父的炖锅给抽下,换成铁锅。
薛父不解的问道:“这位公子,你这是……”
“陈渭,我们斋长!”
“陈公子,你这是做甚咧?”
陈渭笑道:“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赵简和小景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可思议。
斋长不会真要做饭吧?
这……看着不像啊!
铁锅架起,菜籽油倒入锅中,金黄的油预热后,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陈渭将一旁现成的凉面投入铁锅内。
硕大的铁铲不时翻动着。
面条也渐渐变的金黄,不多时,便香气四溢。
赵简和小景纷纷放下手中的馎饦面,目不转睛的盯着陈渭。
那捋起来的袖笼,那掂量铁锅的姿势……
赵简和小景拖着下巴,一脸崇拜的看着陈渭。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呀,斋长怎么这么厉害呢。
不多时,香气渐渐开始散开,赵简和小景已经坐不住了,急忙围到陈渭的身旁。
当面条金黄后,陈渭便开始放入少许盐巴和酱油,然后又开始翻炒,最后撒入点葱花。
咕咕……
韦衙内捂着肚子,一脸尴尬。
咕咕……
王宽也放下了馎饦面,直勾勾的看着陈渭手上的铁锅,不时咽了咽口水。
元仲辛嘴巴长的很大……
最惊讶的莫过于薛映父母。
他们做过一辈子的面了,这种炒的,他们还真是第一次见。
炒菜的做法么?
嘶……
薛父倒吸凉气。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来源4:http://b.faloo.com/634877_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