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已经入夜,但是整个大同城周边却是亮如白昼,黑压压的大同百姓们正在打扫战场,收缴各种物资。
若是平日夜里他们是不敢出城的,尤其是更加不敢在夜里生火。
但是,现在大同城内的人完全不在乎,几乎是倾巢而出来打扫战场。
瓦剌十万大军已经被武王大军彻底的打败。
甚至,追杀溃兵的赵将军都杀到了草原上。
现在,整个大明边界,没有一处地方比大同更安全的。
于是,整座城池的明人全都冲了出来,打扫战场。
瓦剌人全都是机动能力强大的骑兵,所以极为依赖战马。
现在战场上除了满地的血泥之外就是一些在原地徘徊的残疾战马。
瓦剌人此次出动兵力十万,但是他们的战马却是多达三十多万左右的数目。
除了直接毙命的战马,此刻还有许许多多的残疾战马跪倒在战场周边,影影绰绰看不到边。
原本,大同知府还在等待赵云回返,将这些全都原封不动的交给对方,但是现在对方竟然已经追逐上了草原。
那这些东西就必须他们来处理了,这些残疾战马大同分一分还是能够消化的,不管是作为过冬的肉类,还是作为耕地的牲畜,都是极为有用。
大同城内人口三十万,虽然瓦剌人将城外的粮食全都烧毁,但是这些死马肉却是可以弥补大明百姓的损失,让他们顺利的熬过冬天。
甚至,许多的人是不是在脑海之中思索,武王大军是不是故意将这些东西留在这里,弥补他们损失。
毕竟,若是真的在乎的话,只要武王大军说一句话就是了,但是自始至终没有。
这就等于,这些东西,武王大军全都留给他们了。
因此,大同府的人无不是对赵云大军感恩戴德,不光是解除了大同之围,更是留下了他们足以过冬的粮食。
但是,大同知府考虑的却是其他的事情,这些瓦剌大军全都是靠近长城的瓦剌部落。
现在,十万大军被赵云击破,甚至还要执行武王一个不留的旨意,那么就意味着瓦剌靠近长城附近的部落,今年会彻底的消失。
即便是瓦剌全民皆兵,但是十万人消失,也足以让瓦剌伤筋动骨。
瓦剌今年过冬出生的丁口至少减少了五万人,毕竟出征的瓦剌人全都是正当壮年的男子。
“速速写好捷报,然后八百里加急送给陛下预览。将这里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遵命,大人。”
边上的府丞立刻就奋笔急挥,片刻之间就写好了奏折,交给知府阅览一番之后就交给了驿站,贴上红灿灿的标记,八百里快递向了京城。
……
清晨,紫禁城。
早朝依旧召开。
朱厚照正在朝堂上与群臣议政,忽然一阵急促的惊呼声响起:
“报!报!大同八百里加急!”
“捷报!捷报!”
“武王四万大军大破瓦剌十万兵马。”
“赵云将军连斩瓦剌小王子及其部落首领,首级再此!”
“全军斩杀瓦剌骑兵八万余,缴获战马数千匹,余着惊溃!大同之围解除!”
一连串的消息从报信的驿卒口中说出。
满朝文武震惊。
即便是心中已经觉得王成是胸有成竹的人,此刻也有些口干舌燥。
四万逆伐十万大军。
以少胜多不说,还阵斩杀八万余!
这数字简直就让在场的所有人头晕目眩。
建极殿瞬间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
震撼。
难以置信。
激动。
兴奋。
所有人的眼中全都闪烁着这样的情绪,目光机械的看着一群驿卒们冲到御阶前,将奏折高举,同时展开了身后的包袱,露出了里面的人头。
尸臭味道瞬间弥漫。
前排的大臣顿时回神,整个建极殿内顿时响起了一阵爆吼:
“好!”
“杀得好!”
上首的正德皇帝朱厚照面皮涨红,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激动无比的吼道:
“杀的好!武王大军威武!天佑大明!”
说完,朱厚照就急忙的问道:
“武王大军伤亡几何?”
瓦剌这么大的伤亡,相比武王皇叔的大军也定是伤亡惨重。
群臣也是收敛了心中的兴奋。
“吾等不知,赵将军犹如魔神降世一战大破瓦剌十万大军,接着追着逃兵杀到草原上了去了。”
“什么?”
群臣惊愕。
怎么能这样?
“赵将军派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20498_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