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佑元年二月,知安庆府,宋殿前副指挥使范文虎献城投降。蒙古大帅伯颜履行了他事前的承诺,加封范文虎为两浙大都督,并且原地放走了之前掳掠来的百姓,没有下令屠城,就带着大军径直往池州而去了。
如今安庆城的守将是汉奸张弘范的儿子张珪。
他奉命领着五百马兵,三千步卒,统领着安庆城投降的三万军卒,奉命剿灭附近的山贼乱兵。
安庆城总共投降了八万余宋军,其中有四万多人被蒙古大军带去前线当炮灰了,不到一万人则因为乡下家人生死未卜,脱离军队找家人去了。剩下的那三万人,就是来守备安庆城的。
所谓奉命剿灭附近山贼土匪的命令,其实是张弘范给儿子锻炼以及混军功用的。
乱世之中想要活下去,自家朝廷军队是靠不住的?大家族往往都会建寨自保,只要不打到他们头上,蒙古人想屠杀谁都行。
当年蒙古攻略豫省时便是如此,这些汉人百姓并不在乎自己头上的老爷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蒙古军队来的时候,他们甚至还会举一块恭迎王师的牌子,在城门口箪食壶浆迎接“王师”。
结果呢,蒙军哪管这些,见人就杀,把豫省屠了个干干净净。
而那些结寨自保的,也被蒙古人扣上土匪乱民的帽子,给高官子弟刷军功用了。
事实上,他们只要随便派几百人领着金国降军往寨门口一站,这些“土匪”一看对面这么多人,就开寨门投降了。就算有誓死抵抗的寨子,只要让降军炮灰冲两回,就能轻易攻破了。
这里真正的蒙军只有三千五百人,而真正的蒙古出身的军官只有一百多人,何以控制住这三万人?不怕这些宋军造反吗?
对不起,还真不怕。
宋军战斗力孱弱,投降成性的名声可是深入人心,别说蒙古人,就连宋人自己也这么想。
没有人会以为自己能以十倍兵力打败“强大”的蒙古军队,也内人会傻乎乎地出头哗变。
更何况,淮南还有一支由荆北而来的刘整军团。向东而去的蒙古军团也可以随时打回来,即便这三万人哗变了,对蒙古人来说也不过是大洋海面上泛起的小波浪而已。
不过不论是蒙古人,还是宋人,都高估了蒙古人的战斗力,低估了汉人的战斗力。
真正能打的蒙古人已经老了,这一代蒙古人生于安乐,冲锋陷阵的事向来都是交给汉奸去做的。他们只用在军队各级担任军官便可。唯一需要在战场上大量杀人的蒙古人,却是大军背后的督战队,用于恐吓汉奸们向前冲锋陷阵用的。他们身上比汉人多长的八九十斤肥肉,只能让他们力气大些,至于战斗力,真没增加多少。不然即便赵玉服过兵役,也不可能如此轻松地打败一个当年横扫亚欧的蒙古军人。
更何况他们家里都有封地,有农奴,谁会真愿意在战场上丢了性命?
蒙古人不肯给汉人半分活路,这也就注定了蒙古政权不会长久。
只等一个能打破蒙古神话的人出现,蒙古人就会兵败如山倒,立刻扭转局势。
以上这些理论分析,是赵玉在临时军校中给手下们上课时说给他们听的。
赵玉当时说这些话时只是想增强军心而已,没想到后来被有心人记下来,连同赵玉吹过的其他牛逼,编出了一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章,成了后世高中学生必背课文之一。
也成了后世砖家们佐证“宋光武帝赵玉是个绝世军事天才”观点的证据之一。
——————————————————————————————————————————————————————————
赵玉营中的粮食是汉奸们从十几个村庄里抢来的,这年代一个村的面积相当于后世一个镇,一个镇则相当于后世一个县了。
一个村里的富农,佃户,富户家里的奴婢,林林总总也得有几千人。
不过临近春耕,各家储粮都吃完了。就是富户家里还有数不尽的余粮,这些粮食加起来也足够二万人三个月的吃食了,那么足够赵玉这三千五百人吃一年半了。
这一年半仅限于这个年代的生活水平,勉强饿不死而已。
赵玉为了能让这些人吃饱些更好干活,总体平均食物配给量是之前赶路时的四倍。
而且,在听说赵玉这里只要干活就能吃饱饭后,很多在其他幸存村庄讨饭的难民都跑来赵玉这里了,赵玉也有意识的派人去其他村子寻找这样的难民,而那些村子的领头也巴不得这群讨饭来的瘟神们赶紧走。就在这你情我愿他乐意的情况下,每天都会有人来投奔到赵玉这里。
人口不断增多,住房不足问题和粮食问题也就摆在了赵玉眼前。
离春耕也就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还需要解决农具和肥料问题。
春耕又需要一大批人手,那么就又要有劳
手机支付宝搜索
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
¥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