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见了最美年华

第十四集 在云海之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两日后,一行人来到扬州。

进了城后,马星流说:“有诗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可惜,时值入秋,看到了烟雨中的扬州为何样。水烟阁,可是因此而起名?”

晏超:“原主应该是为此而起吧。不过水烟阁不在城中,在城郊,我们先吃了中餐再过去吧。”说完,领众人往酒楼行去。

到了酒楼,栓好了马及马车,便走了进去。

刚到中庭,一张桌子旁一人站起来,挥挥手:“诶,这里!”正是苏筱语。

晏超走上前,说:“苏姑娘,可是今日便到了?”

苏筱语:“昨日便到了,休息了一天。你约好今日在此酒家相会,我便提前一天到了。”

晏超:“那正好了,马星流兄弟也到了。我们吃过午饭,便去水烟阁吧。”

马星流也走上前,说:“苏姑娘可别来无恙。我想起以前的事了,那支枪头,是我师父临死前留给我的。但我未能见师父最后一面,不听到他说有关枪头的事。”

苏筱语:“真是不幸。”

马星流:“枪头可能还与师父的死有关,所以,以后我会慢慢调查下去的。”

晏超:“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来大伙坐,先点菜吃东西。”

吃完午餐后,一行人起程,往水烟阁而去。

走了一个时辰的路,到水边。

这是一个大湖,远远看不见对岸,两边也看不到尽头。

晏超对诸人说:“看,已经到了。”

马星流与苏筱语左右看去,没看见什么大宅院。

晏超:“边急,再走一会儿就到了。”说完,领着众人沿湖边往东前进。

前进了两公里左右,便看到湖上一座石桥,通向湖的中心。在湖中深处,能隐约看到几座楼阁。

马星流:“原来水烟阁在湖中间啊。”

晏超:“不错。这座庭院楼,当年巧匠便建中湖中,仅有那座石桥可进出。湖底有丰富的矿石,每日早晨湖面会起水雾,水雾会人体有理疗的神奇功效。陈掌门当年听说后,屡屡来此疗养。当原主人要易主,陈掌门毫不犹豫就以高价买了下来,作为避暑疗养之地,很少人得知此处。现在正好,陈掌门的亲属及前派残余旧部都安顿在此,以新的名义光复门派。”

陈惜之:“全靠晏大哥那么努力地才把门派在水烟阁重新建立起来,若没有他,恐怕我们早绝望了。”

晏超:“别这么说,都是靠大家的努力。”

说完,众人来到桥头,便转向水烟阁行去。

这石桥有并排两辆马车的宽度,走到桥上好一会儿,开始闻到一股特殊的味道。

晏超:“不要奇怪,这是水底矿石的味道。”

苏筱语:“幸好不刺鼻,过一会儿习惯了就好。”

马星流:“真是个天然宝地啊,陈姑娘,你爹真会选地方。”

陈惜之:“这里也是一个让你无法忘记的地方吧。”

晏超:“现在还不算什么,马星流兄弟、苏姑娘,明日一早,我带你们去感受一下水烟阁最迷人的水雾,那才是让你们这一生皆无法忘记的风景。”

马星流:“听你这么一说,真有点让人迫不及待了。”

那石桥差不多五公里长,其他人都好,马星流与苏筱语没有习惯那水气,走到水烟阁前,已是气喘吁吁。

水烟阁就像是从水里长出来一样,而不是建在湖中的岛上。所有支撑的石墩底部直接打桩在水底。总共近千支长短不一的石柱,支撑着这个上百个房间、三个大型会议厅和会客厅、十余条长廊、大小两个花园、一个大校场的大庭院。

这样的一个工程绝对不是一般陆地上的建筑所能媲美,马星流与苏筱语是叹为观止。

进到水烟阁后,看到这里已经具有了一般门派的规模。校场上,数百名弟子正操练的武艺,以及其他来来往往忙着的门徒,热闹得不亦乐乎。

晏超:“二位,看看我门派这里如何?”

苏筱语:“很不错哟,应很快能回武林大派的行列了。”

晏超:“大不大派无所谓,能让我们繁衍生息下去便好。来,到会客厅坐坐,尝一尝水烟阁特色的茶。”

马星流:“我对茶没有什么学问,不知有何特别。”

晏超:“我们在扬州包有一小山,在山上遍种茶叶,可都是上好的茶啊,在扬州这一带卖得很好。再用这湖水煮沸了冲泡,不仅味美,还很养生。待会儿二位品尝好,再给予评价吧。”

马星流:“你又让我迫不及待了哦。”

众人边聊天边喝茶、边吃着点心,晚餐再来一顿丰富的江南美食,酒足饭饱,继续边喝茶连聊天,一直聊到很晚。

陈惜之给马星流与苏筱语安排好了房间,待大伙都聊累了,便各自休息。

睡到大半夜,马星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p/642009/1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