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争宋

古代步行和骑马速度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一、步行和骑马速度:

1、三国最著名的急行军——老曹追击刘备,五千精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行进中重创刘备陆军。

白起在华阳之战时,曾率军8天行军800里,平均每天100里。

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此战霍去病六日内转战千余里,平均每日行程应该在160里以上。

顺昌之战时,完颜宗弼率金军不到7天疾驰1200余里,平均每天170-180里。当时金军留下攻城器械,砲具,是轻装急进。

2、步兵一天估计20--30里,骑兵应该大致是60---80里

考虑到普通行军时,一昼夜要包含睡眠时间、用餐时间、休整时间等,那么24小时内有效行走时间恐怕最多8小时左右;而且带甲执械负重行走、并需保持队形,速度打折,正常每小时健步行走4-5里路(有如在上海您从杨树浦港桥走到虹口港桥的距离),即每个时辰8-10里路。所以普通一昼夜步军行军30-40里不算慢。

3、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对高速行军带来的危险说得很清楚:“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4、汉里约等于今天0.7里

唐之后,里则约等于今天0.9里

二、信息传递方式:

1、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2、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3、飞鸽传书,就是用信鸽,将信绑在信鸽腿上,再放飞,信鸽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往哪写信就用哪个地方带来的信鸽

4、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虽然较快,但只能起到报警的作用,很难满足掌握敌情,指挥作战的需要。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上的需要,从殷商时代的“来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传送官府文书的更加严密的邮驿制度,并与烽火台互为补充,配合使用。

5、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着部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邮驿。清初有官办驿站1600余处,驿卒七万余名,驿马四万多匹,归兵部主管。19世纪中叶以后,驿站经费多被官吏贪污中饱,驿政废驰。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邮政逐步兴起,驿站的作用日渐消失,于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销驿站。

6、民间通信组织的形成,大约始于唐朝。当时主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商贸易的需要。首先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有了为民间商人服务的“驿驴”。

120公里耐力赛的最好成绩是5小时45分49秒

阿拉伯马。不愧是世界上最有耐力的马

那要看你怎么骑了。正如上面一位仁兄所说,马高速奔跑时速度40、50公里都是可以的,但不能坚持太久。你要是每隔几十里设一个驿站,换马跑,当然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个人跑得话,也要虚脱了。古代不但换马,连人也要换。

近代跑得最快的骑兵团是苏联朱可夫的骑兵团,我不记得了,好像是号称每天的速度是150公里。最快的!

我国80年代时军队用当时的战马做了试验,不但检测每日的速度,而且要测能到多高的海拔,(可能考虑到还要西藏平叛,需要高海拔作战吧,)当时用的军马大都来自山丹军马场(也是海拔近3000的地方),当时一天马行程的极限大约在80公里,从来没有超过的了。

马在奔跑时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30公里左右,但是马不可能长期奔跑。如果行走,每小时5-8公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17k.com/chapter/379065/844276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