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大抵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段了。不似春秋的料峭,也没有冬季的透骨,时而的几场雨水,都能激发文人骚客的灵感。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地里庄稼蓬勃的长势,或许更加让人沉迷。
长乐乡,在扶风府乃至大明朝都是大大有名,其位置夹在扶风府的南北两座大山之间,南边的叫佛骨山,相传有佛陀于此开悟,圆寂后留下了一截佛骨,因此山上有着当今顶级武林势力之一的法门寺;北边的叫迷蛮山,因其山上常年浓雾不散,人易走失,最初的时候,人们称之为鬼山,后来百余年前,大明朝太祖为苍生起兵之时,北方蛮子趁机偷袭扶风府,兵锋直指府会大同,结果这两万骑兵途径这山下时,人莫名其妙都跑进了山中,再也没有出来,只留下一堆战马,倒是让扶风府发了一笔意外之财,因此百姓认为山神有灵,改名为迷蛮山。长乐乡北有迷蛮山庇护,南靠法门寺关照,倒算的是一处西北世外桃源。
顶着公鸡打鸣带来的烦躁,八岁的朱孔阳从床上爬了起来,心想,传说中咱长乐县的公鸡有异兽一丝血脉,诚不欺人,打鸣的穿透力竟然恐怖如斯,可怕!走到了正厅,老曹已经备好了早饭,显然已经等了一段时间了。朱孔阳脸色一红,快步坐下,吃了起来。
“我去上山砍点柴,然后再去法门寺里帮工,老曹你就在家多休息一下吧,当心你这身子骨”,朱孔阳边走边说。“好好好”曹老头笑眯眯的答应着。朱孔阳撇了撇嘴,知道又是白说,也不在意,拿起斧子就出门了。
朱孔阳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从记事起就是老曹在身边照顾他,教他识文断字。关于他的身世,老曹说他也不清楚,只说八年前他还住在边疆的小村里,一晚大雪,听见有人敲门,他出去一看,只有一个婴儿在雪地里,怀中有一佛珠,边上还放着500两白银,靠着这银子,老曹从边疆村落搬到这靠着法门寺的长乐乡,想来能留下那么大一笔钱,一定是富裕人家吧。朱孔阳之前一直相信老曹的话,也曾幻想着亲生父母来接他,从此他跟老曹能过上地主般的日子。可随着慢慢长大,朱孔阳也淡了这心思,八年无人相认,想来亲生父母的生活也并不容易,还是快快长大,好好孝敬下老曹吧。
老曹今年六十又三,在长乐乡名气也是不一般,老曹很胖,显富态却不臃肿,肤色很白,透红润如凝脂,天天还挂着一张笑脸,比寿星公也就差个额头了;不仅如此,老曹还会识文断字,闲来就帮人读信、写信,这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在大明朝,读书人都是高人一等的,所以像老曹这样看着亲切还乐于帮人的读书人,在乡里是很受尊敬的。
与其他砍柴的孩子不同,小孔阳不去佛骨山而是去迷蛮山,因为法门寺伙房普普大师在朱孔阳五岁时见了他一面,立断此子有慧根、有大智慧、有大机缘,反正就是佛有啥他就有啥,从此每周都行职务之便,带小孔阳去法门寺偷吃偷喝,说是要与佛结缘,能够助其顿悟,几年下来,小孔阳倒是对法门寺混了个门清,也有了深厚的感情,如此便不舍得去砍佛骨山的树了。
到了迷蛮山山腰,朱孔阳活动活动就开始砍柴,这里平时少有人来,小孔阳砍柴的声音在山里回荡,显得有些阴森,毕竟还是个八岁的孩子,难免会有些害怕,这么想着,手里速度又快了几分。嗖!一颗石子透风而至,打在他的后脑勺,“谁?!”朱孔阳一惊,转头一看,却是几只猴子在树上叫嚣!正所谓“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朱孔阳顺手就把手里的小斧头砸了过去,这三猴一人就在这开战了,打着打着,上面一只老猴子不知抓了个什么东西找着个机会就砸到小孔阳的额头上,直接是把朱孔阳砸晕了,额角出流了血。三只猴子正欲乘胜追击,只见寒光一闪而过,接着扑通三声,那三个泼猴的头颅掉在了地上,刚才那砸人的老猴脸上还露着兴奋、凶狠的表情!原来是一名路过的剑侠拔剑相助,杀了这三只泼猴之后,剑侠走到昏迷的朱孔阳身边正要伸手,突然眉头一皱,转头看了看,还是把朱孔阳扛走了。
只是这侠客确没注意,那沾了朱孔阳血的东西,却是消失不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p/707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