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一声令下,殿内的太监宫女就开始张罗出巡索要携带的物件。
门外的亲兵亦开始收拾车架,遴选精兵准备护卫赵佶南逃。
赵佶这个决定,他们是求之不得,现在东京城风声鹤唳,一想到可怕的传闻中会吃人的女真蛮夷,所有人都没有信心能够守住都城。
跟随着太上皇前往温暖和硕,繁华风流的临安城,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太上皇决定南巡,手脚都麻利一点,能带的都给带上,若是少了一样东西,唯你们是问!”
赵佶的贴身太监廖林,挥舞着手中的浮尘,不停巡视,大声叫喊着。
能带的都给带上,这是准备再也不回来了。
金银财帛这些东西,江南多的是,赵佶最在意的,永远是他的收藏,那些古卷和古画,才是他的命根子。
作为他的贴心太监,自从梁师成他们几个伏诛之后,廖林便是赵佶最倚重的身边人,也最能称了他的心。
“廖公公,这般大的动静,却不知为何啊?”
杨擅依命来到龙德宫,没想到就见到了这一幕。
他心中冷冷一笑,便走到廖林的跟前,阴恻恻地问。
廖林一抬头,见是杨擅,当下就是一惊,此人就如现在的官家一样,之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所有人都看低了他,这是一条毒蛇!
“咳!原来是杨公公,太上皇久幕江南风华,决意南巡,既然杨公公在此,正好去禀告官家一声,好做打算。”
廖林仗着有赵佶撑腰,想着马上就要离开,也就不跟杨擅多加客套了,“谁知道以后还见不见得到了?!”
杨擅闻言也不觉意外,直接就找赵桓禀告去了,虽然他现在权柄日重,但是有关于太上皇,他还是不能擅越的。
“哼!狗模狗样的东西,咱家不与你这将死之人一般计较。”
廖林暗自冷哼一声。
“哦,这就忍不住了?看来父皇这胆子是真的被吓破了,不过好戏即将开锣,主角不在怎么行?”
“去,拦着他们,全部羁押在龙德宫,不得外出,就说朕欲要父皇亲眼目睹朕是如何击退金兵的。”
“同时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其他三道城门俱有精兵把守,把南门留给他们,朕倒要看看,这些满嘴仁义道德,家国社稷,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究竟有多清廉,有多高尚。”
赵桓似笑非笑地看着门外,眼中却是冰冷一片,杨擅明白,官家手中的屠刀已然举起,现在就看谁要把脖子伸过来了。
“老臣遵旨!”
杨擅退出门外,随后叫上一队精兵直冲龙德宫而去。
“太上皇且慢走,官家有话说。”
杨擅拦在赵佶门外,环视四周,杀气凛冽,竟无一人敢与其对视。
“你,你,你这奴才,好大的胆子!”
赵佶不可思议地指着杨擅,他贵为太上皇,何时受过这样的气,即便身为皇子的时候,也没有。
“老臣不敢,官家之意便是天意,您为太上皇,自然应该明白。”
杨擅不卑不亢地说道。
“老臣?!你这奴才活腻味了么?!”
“那逆子竟然无视祖宗律法,宦官不可亲政,他这是要自毁江山啊!”
杨擅宛若未闻,心中却异常鄙夷。
“六大贼”之中,三人皆为宦官,童贯更是领军在外征战,前所未有,这些都是赵佶的手笔,这会竟还有脸说这话,简直无耻至极。
“官家有命,守住这里,不准一人出入,明白了没有?”
“明白!”
杨擅布置好守兵后,不顾赵佶的谩骂,转身就走。
与廖林一样,他也不喜欢和将死之人做太多的纠缠。
当夜,消息传出后,朝堂震动,许多官员聚于一堂,开始商量对策。
“官家如此忤逆,罔顾人伦孝道,可如何是好?”
“哎,金兵势大,不可对敌,官家必定是被那个李纲蛊惑,一意要拿鸡蛋去碰石头,只可惜了我等。”
“我听闻北,东,西三门俱有精兵把守,只有南门现在还未顾及,眼下兵荒马乱,我们何不若......”。
上行下效,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以当朝两位宰相,李邦彦和白时中为首,他们已经商议好要连夜南逃了,至于这满城的百姓,在他们的眼中,如同猪狗无异。
“官家,他们已经连夜收拾准备经由南门南逃了,据老臣观察,行李众多,每家都有十数车。”
“看来咱们大宋富甲天下的美名确实非虚,一个普通官员都有如此多的私财,难怪烽烟不断,到处都有揭竿而起的现象。”
“去和那群人说,他们可以做一回老本行了,做的干净利落点。”
赵桓吩咐道,一想起那群人,一股无言的酸涩便从心中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p/670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