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是汉献帝

32、科举考试,招募贾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举孝廉,选拔人才,这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

大汉百废待兴,江山被刘协打下来之后,还需要更好的治理。

有道是守业更比创业难,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如今大汉王朝人才凋零,刘协亲自主持这次人才选拔。

这次选拔,不仅仅需要士族门阀推荐,还需要考试,刘协亲自出题。这也算是对科举制度提前试点。

刘协不考四书五经,也不靠圣人之言。

他在考题上,只问了三个问题。

何以定江山?

何以安民心?

何以威四海?

士族门阀推荐的子弟那边,刘协任命陈宫担任主考官,贫寒子弟这边,刘协亲自上场。

这次来长安的人才,一共才五百多人,其中寒门子弟只有八十多人。

诺大个汉朝,居然只有五百人来参加皇帝举办的举孝廉,可见天底下有才学的人是何其少也。

连年战乱,读书人都没法安心读书,那些大士族忙着站队,观望哪个诸侯有王者之相,根本没心思育才。

刘协利用系统,观察这些贫寒子弟,发现他们的文属性大多数都在30-50之间。

但这质量,明显比士族推荐的那些子弟要好。

那四百多士族门阀子弟中,竟然有人文属性只有可怜的8。

个位数!

寻常百姓文属性都是5。

看样子,这个人只是比寻常百姓多认识几个字而已。

据了解,在以往,这种人居然能够当上县令,甚至是太守。

刘协穿越过来之前,大汉气数将尽,官场买官卖官屡见不鲜。

甚至皇帝、董太后、何太后都在做这样的事情。

只要有钱,别说你认识几个字,就算你目不识丁又如何,照样当大官。

刘协已经下旨,暗中严查属地官吏,谁是靠买官卖官进位者,全部记录在案,等这次举孝廉结束后,纷纷革职查办。

考试一共进行了整整一天,五百多份考卷由陈宫等人仔细查阅,最后选两百份交给刘协。

刘协对这些考卷看都不看,有系统在,他心中早已知道哪些人是真才实学,那些人是滥竽充数。

考试不过是走一个过场,为的是以后举办科举,创一个先例。

另外也能堵住哪些推荐滥竽充数之人的嘴。

值得一提的是,刘协在考试结束之后,直接点名了几位寒门出生的有学之士,这些人都是文属性超过40的。

其中有两人还是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其中一人更是全天下能排前五的超级谋士,戏志才和贾诩。

戏志才:颍川郡人

忠心:70

文:65

武:20

体:20

历史上,此人曾被曹操赏识,颇为器重,可惜早死。

刘协看了他的文章,写得磅礴大气,颇有军事大家的风范。

不过刘协却没有拜他为军师,更不准备将他放到地方当官,而是留作京官,以备后用。

贾诩:凉州人

忠心:65

文:135

武:30

体:30

贾诩曾是董卓的部下,董卓死后,劝李傕郭汜部下骑兵造反,投靠朝廷,以求安身立命,而他自己却是隐居起来,以观天下局势变化。

如今他已经看懂天下大势,决定投靠朝廷。

对于贾诩,刘协准备重用,西北雍凉之地,胡人时常作乱,马超虽然英勇,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而且刘协准备攻取汉中,为进西川做准备。

贾诩来的刚刚好,可做西北大军军师。

只不过现在长安兵马不多,不足以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启禀陛下,有一位寒门士子错过了皇考,但他却要求觐见陛下,已经在万乐宫外等候一天了,奴才见他心诚意足,斗胆前来禀报陛下。”

“哦?此人叫什么名字?”

刘协有些好奇,不管这人是否真有才学,至少说明他是忠心的。

“启禀陛下,诸葛亮,字孔明。”

卧槽!

诸葛亮!

盼星星盼月亮啊,终于把他给盼来了。

可是诸葛亮怎么会是寒门子弟呢?

“快!传诸葛亮进宫!”刘协急忙起身,右手对贵喜猛地一挥,脸上充满了激动得神情。

天下第一谋士,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术,还会奇门遁甲、六丁六甲之法,三国第一奇人。

片刻后,一个风尘仆仆之人在贵喜的带领下进宫。

“草民诸葛亮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葛亮此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666513_3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