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现在朝堂上情况如何了?有多少人反对我上朝。”
走在前往太极殿的路上,李恪微微一笑,向着带路的太监问道。
“三殿下当真智如妖啊。”
王公公听到李恪的文化,内心一惊,想不到三皇子殿下竟然已经将朝堂上的情况猜测的一清二楚。
当下也没有犹豫,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李恪。
如果是别的皇子,王公公肯定不会告诉。
但是王公公原本是秦王府的老管家了,入宫后,自愿自宫继续服侍李世民。
所以王公公可以说是李世民绝对的心腹太监。
而李世民的一些想法王公公自然知道。
所以,对李恪,他还是很恭敬的。
因为他知道,就算嫡长子的大皇子殿下都没有这么受宠。
甚至今天李世民还在朝堂上当众说出满朝文武不如我的麒麟儿这句话。
可见李恪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何等重要。
如果不是碍于身份,李恪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人选,没有之一。
“看来,那些文臣对我的身份还是很忌惮的吗?”
李恪露出一丝冷笑,对这些文臣他也不怎么感冒。
因为这些文臣大多数都是五姓七望推荐出来的,寒门少之又少,所以自然对拥有前朝血脉的他忌惮。
而李恪接下来的目的,自然是要将五姓七望彻底打没了,让他们成为历史尘埃。
大唐只能是李氏的大唐,可不是这些五姓七望的大唐。
而且李世民对五姓七望也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两父子的想法可以说是一样的。
王公公听到李恪的话后,心中一惊,这句话的含量太大了,他假装自己没听见。
没一会儿两个人就来到了太极殿外。
随后王公公就进去禀报了。
没一会儿,李恪就得到传令进入了这太极殿中。
“参加父皇!”
唐朝并不是野猪皮开创的国家,自然不需要进行跪拜。
“恪儿来的正好,昨日你跟朕提到了突厥之患,可否有解决之法。”
李世民笑眯眯的看着李恪,态度温和极了,刚才大殿上暴怒拍案而起的样子放佛不是他一样。
“儿臣有两策,一为下册,二为上册。”
李恪内心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毫不犹豫的说出来。
“哦?何为下册?何为上册?”
李世民来了兴趣。
“下册吗,我就不必说了,想必在场的诸位大臣已经商讨过了,我们大唐这一仗打不起,就算打赢了也是两败俱伤,而中原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和平局面,可能再次进入乱世之中。。”
李恪非常简单的说了一句。
只不过这话说出来,却打了在场所有人的脸。
他们刚才商量的问题,只是李恪两册之中的下册而已。
“你啊你...”
李世民当然听出了李恪嘲讽的意思,这是嘲讽所有大臣商议的事情都只是他李恪的下册而已。
想到这里李世民看了一眼王公公,想来是王公公在路上已经告诉了李恪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吧。
可是紧接着李世民就是一愣,因为他发现王公公竟然摇摇头。
王公公自然知道李世民以为是自己告诉李恪的。
所以王公公赶紧摇头,示意不是自己说的,李恪自己早就猜到了,自己只不过是告诉李恪朝堂发生的一些细节。
这下李世民心中震惊了。
“那不知三皇子殿下,何为上册。”
长孙无忌早就看李恪不顺眼了,直接站出来问道。
“上册自然是擒贼先擒王,一旦突厥的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死亡,那么群龙无首的突厥士兵自然会大乱。
不仅如此,突厥也会陷入权利争斗的漩涡,短时间内,他们就没有骚扰我大唐的可能性了。
一旦我大唐恢复生气,那么就可以反攻突厥。”
李恪淡淡的说道。
“哈哈,三皇子你真是异想天开,想杀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两大突厥的首领,你的想法过于天真了,不过也不怪你,毕竟你还年幼。”
长孙无忌以为是什么好办法呢,结果这上册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最后就差没直接说明李恪年幼无知了。
突厥人又不是傻子,颉利可汗他们更是狡猾的很,怎么可能刺杀成功。
“你长孙大人办不到的事情,并不代表我办不到,毕竟你都半只脚踏进棺材了,除了阿谀奉承打击异己,你也办不了大事。”
李恪也不是好脾气的,你长孙无忌说话都这么明显了,我还能不反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656595_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