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以为并州一地,属于一个还不错的封国。”
转动了一下眼珠子,杨广故作一番思索的样子,出声道。
由三面围堵形成的一道战线,只要六皇弟有半点异动,甚至是有一丁半点的反心,势必以雷霆之势迅速扫灭。
即便没有任何的野心,同样有许多方法用来逼反六皇弟,镇压掉最后一个国中之国。
“并州以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威胁关中大兴,虎视中原洛阳,更是可以兵出整个河北之地。”
听到是并州一地作为封国,杨轩没有过多的意外,一切尽在原先的预料之中。
“太子,选择并州一带作为封地,可有什么缘由?”
听闻,杨坚稍微一动的目光,继而投在太子杨广的身上,不知代表着什么意思。
“并州临近关中和中原一带,如此一来,可以和王叔镇守的青州遥遥呼应。”
“届时,我大隋天下的江山社稷,当稳如磐石!”
稍微斟酌了一下言辞,杨广朝着眼前的父皇,条理清晰的阐述道。
“轩儿,你看如何?”
听完刚才还算合理的说辞,杨坚点了一点头,转而望向另一侧的第六子,很是耐心的问道。
“只要为大隋镇守一方,无论前往哪一处封地,儿臣必定竭尽全力!”
以半真半假的形式,杨轩挺直自己的身板,一番话下来可谓是慷慨激昂。
从字里行间之中,直接透露出大隋男儿的满腔热血,以及为大隋镇守一方的决心。
“甚好甚好,这才是我杨氏皇族该有的风骨!”
完全可以听出话里的莫大志向,杨坚抚了一抚长须,欣慰的情绪传至整个心头边。
比起二子杨广也是不遑多让,倘若还没有册立太子,那么,最终会在两人之间脱颖而出。
“元卿,给朕拟一道诏书!”
刚才的建议由太子提出,轩儿更是直言自己的一番热血,心下有了个明确计较的杨坚,朗起声说道。
“诺,臣这便准备。”
作为天子唯一近臣,担任黄门侍郎职位的元岩,立即备好一切书写诏书的物品。
“六皇子杨轩较为聪慧,凡事以孝为先,更有赤子般的报国之心…”
“依大隋立国以来宣布的国策,朕立六皇子为藩王,封地在并州全境一带,则曰秦王,都城太原!”
当说到一半的时候,应该是想着册立什么国号,杨坚稍作停顿之后,这才又继续说道。
“秦国的封号?”
不仅是身旁的元岩,即便是处变不惊的杨广,面容之上有着明显的一变。
在众多的国号里,以秦的地位最为尊贵,可见从中蕴含的高度器重。
“封国始终是个祸害!”
父皇越是器重六皇弟,封国带来的威胁更大,恢复原来神情的杨广双眼一眯。
“六皇子,请接诏。”
书写给好一份封地就藩的诏书,在允许下盖好传国玉玺的印章,回过神来的元岩将其上呈。
“儿臣接诏!”
拿起那一份至关重要的诏令,杨轩面朝端坐在前方的父皇,从而揖起一礼道。
藩王封地——并州秦国,自己和杨广之间的交锋,正式从今天揭开序幕!
“轩儿,好好代朕,以及大隋镇守边境一线。”
见此,杨坚颇为满意的一点头,有轩儿前去并州镇守一方,倒是可以放下心了。
“看来需要加一把火才行!”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杨广皱了一皱眉,直至现在还尚未看出什么破绽。
还好就藩期间有最为关键的一环,也就是选择一文一武前去封地辅佐,可以进一步测试野心的大小。
“父皇,既然六皇弟有如此志向,何不派出朝中的得力文武,以便藩国今后拱卫中央。”
想罢,收回刚才思绪的杨广,以相当巧妙的言语说道。
“那么,轩儿,在如今的满朝文武之中,想要哪两位大臣前去辅佐你?”
由于第六子比较杰出的表现,引起杨坚深深的认同,倒是破荒天同意刚才的提议。
“居然是任由选用文武,看得出来,陛下非常看重六皇子。”
“要知道之前的几位藩王,曾经是晋王的太子殿下,根本没有像今天一样的待遇。”
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幕,黄门侍郎——元岩心下一惊,感到一阵阵不可思议,放在以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那么,六皇弟,你又会怎么回答?”
进入下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杨广的目光里,蕴含着一道充满算计的精光。
“父皇,儿臣的封地正在古并州,接踵草原的突厥,更是可以通过契丹兵临高句丽边境……”
“故此,特请奏骁果卫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0538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