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发生了地震。
发生了这样的紧急情况,皇帝紧急召集大臣商议。
此刻,在金碧辉煌的太和殿之中,整个大明王朝重要的文武百官大臣都聚集在了这里。
内阁首辅夏言,内阁重臣杨廷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督主曹正淳,西厂汪直,护龙山庄朱无视,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六扇门郭巨侠,大将军仇鸾,六部尚书和主事等等皆然在列。
“夏言,地震灾情如何?”
龙椅之上,皇帝如坐针毡,神情焦急。
“回禀皇上,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此次地震规模不大,主要是在京城方圆百里的范围之内,户部和工部的人已经被派往灾区查验了,相信很快就能够得到具体的消息了。”迎着皇上灼热的目光,夏言如是道。
内阁首辅是帮助皇帝辅佐朝政的,在发生灾情之后,夏言便第一时间去了解到了情况。
“传令下去,从国库里面向各灾区拨付十万两白银赈灾,还有粮食、医药等物品,尽量将这次灾难的影响降到最低。”
皇帝背负双手,在大殿前来回徘徊,沉吟片刻之后朗声说道。
这次灾难波及巨大,就连皇城都没能够幸免,所以明世宗自然是极为重视的了。
“皇恩浩荡,天地可鉴,相信黎民百姓都能够感受到皇帝陛下的体恤之心,天佑大明,在皇帝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顺利地度过这次劫难的。”曹正淳不放过任何溜须拍马的机会,极尽阿谀奉承之能。
其他依附于曹正淳的大臣,也都是纷纷附和,这些人大多是宦官,依附于东厂曹正淳,曹正淳既然开口,那么他们当然也要表态。
虽然知道这是曹正淳的奉承之言,但是明世宗听在耳里也是颇为受用的,皇帝那焦急忐忑的神情也跟着缓和了下来。
不得不说,在宦海浮沉数十年的曹正淳,对于揣摩皇帝的心意还是很有一套的。
“皇帝陛下,微臣还有一事想要启奏陛下。”此时,刑部尚书徐绍魁说道。
“准奏。”皇帝淡淡地说道。
“我要弹劾兵部尚书杨宇轩,通敌卖国,大逆不道!”徐绍魁掷地有声地说道,洪亮的话语声足以传遍太和殿内所有的角落。
此言一出,太和殿上群臣都是一片哗然,一脸的诧异之色,都是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就连夏言和朱无视等人的脸色也都是为之一变。
“这是真是假?”
“兵部尚书杨宇轩有精忠赤诚之心,而且立下很多战功,乃是一代勋臣啊,他怎么会有谋反之心呢。”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刑部尚书徐绍魁可是曹公公的人啊,这或许是曹公公的授意。”
群臣窃窃私语道。
通敌卖国,这可是株连九族的重罪啊,如此罪名之下,事情当然是非同小可的。
……
“徐绍魁,你这是在血口喷人,杨某一心向国,尽忠职守,为官仕途几十载,未曾有过半点非分之想,又怎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杨宇轩指着徐绍魁的鼻子,大声地叱骂道。
虽然同为六部尚书,但是杨宇轩和这徐绍魁两人的政见向来不和,多有冲突,只是,没想到这徐绍魁竟然是如此嚣张狂妄,血口喷人,污蔑自己,杨宇轩又怎能容忍。
杨宇轩的为人,在朝中也是有目共睹的。
可是,迫于东厂曹正淳的压力,在朝堂之上,竟然只有零零星星,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臣为杨宇轩说话。
“没错,杨大人忠心可鉴,徐绍魁你这样狡辩,可有什么证据,你必须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护龙山庄的朱无视也对徐绍魁质问道,话语之中也是带着愤慨之意。
“神候大人所言不错,我既然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弹劾杨宇轩,自然是有证据在手的,我这里就有一份杨宇轩与别人通讯的书信,一看便知。”
说着,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之下,徐绍魁从怀里掏出了一份书信。
“我杨某行事光明磊落,绝对不会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皇上你可千万不能够听信徐绍魁的一面之词啊!”
杨宇轩义愤填膺地辩解道。
“哼,姓杨的,你这么激动干嘛,莫非是心虚了?”
曹正淳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道。
“将那书信呈上来。”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于这件事情,无论是真是假,皇帝都已经是产生了怀疑。
一名太监从徐绍魁的手里接过书信,然后递到了皇帝的手中,皇帝打开了书信,脸色变得阴沉入水,显然是生气到了极点。
就在此时,曹正淳忽然是转过头去,向身后的几个重臣投去目光,用眼神加以暗示。
那些大臣会意过来,连忙附和道。
“杨宇轩这是犯下了很严重的错误,罪不可恕。”
来源4:http://b.faloo.com/541934_17.html